晨起二首

蚊蚤宵为梗,葵榴晓可观。
偶无酲待解,自觉寝难安。
深癖穿蒙密,幽阴度屈盘。
忽惊一点露,滴人发间寒。

作品评述

《晨起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起二首

蚊蚤宵为梗,葵榴晓可观。
偶无酲待解,自觉寝难安。
深癖穿蒙密,幽阴度屈盘。
忽惊一点露,滴人发间寒。

译文:
夜晚被蚊蚤所困扰,早晨的葵花和石榴很值得一看。
偶尔没有酒可以解渴,自觉无法安睡。
深深地陷入了黑暗的迷茫中,阴暗的环境中度过了漫长的时间。
突然被一滴露水惊醒,滴在人的发间感到寒冷。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晨起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细微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中的蚊蚤和葵花、石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但通过作者的描写和运用,使得这些日常景物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意义。

首先,蚊蚤的存在让作者在夜晚难以入眠,这种微小的困扰反映了作者对细节的敏感和对生活的苦闷感的体验。其次,早晨的葵花和石榴则成为了作者在清晨醒来后令人愉悦的事物,给予了他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然而,诗中又暗示了作者的困苦。他偶尔无法找到酒来消解内心的烦躁,无法找到安宁的睡眠。同时,他深陷于黑暗的思绪中,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这种感觉被比喻为"幽阴度屈盘",形容了他内心的困顿和迷茫。

最后,一滴露水的出现打破了作者的宁静,滴在他的发间,带来了寒冷的感觉。这一点滴的变化,象征着生活中微小的变化和不可预知的干扰,使得诗歌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细腻。

赏析:
《晨起二首》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晨起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诗中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微小事物的敏感和对情感的表达。诗歌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夜晚的不安和清晨的愉悦,以及黑暗和露水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思考。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中细微事物的观察和感悟,通过描绘琐碎的细节,以及对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情感的波动。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敏感和对情感世界的探索,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君家诗伯老师川,解道芦花落钓船。莫笑东湖秋水冷,近来新吐一枝莲。

平生计功须壮岁,异时敌已尽亨途。鬓须久已沾青女,穷达何劳问紫姑。

津亭遥望草萋萋,空旷清怀与物齐。春水倒行潮欲上,晚云平压日先低。高城览古人何在,远渡伤离客自迷。好共山翁同出处,不随朝骑五门西。

一岩树色乱秋云,初喜秋风触鼻根。招隐归来浑未得,老怀索漠剩思君。

尘编何用朝朝看,新酿还须处处赊。好事若能频载酒,不妨时复到杨家。

初离县日谋经宿,既到山中未忍回。公宇若无民事决,愿携茶器上山来。

初日宜征辔,轻寒怯裌衣。蟹黄经雨润,鸭绿得春肥。

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汉宫已荆棘,此地生何为。

侬家活计本天然,刹刹尘尘见普贤。犀角一星蟾影透,神珠九曲蚁丝穿。觉非渐次亡棱缝,幻自消鎔得混圆。妙应通身无向背,古菱花不染媸妍。

偷引湖光一派飞,咏觞还却似当时。吴歌送酒随流急,越艳浮花转曲池。山庙早因前守彻,冰盘元是故工遗。年年褉饮今非昔,不到兰亭到北池。

为人八十有三岁,游历名山几洞天。若问老翁何所得,无心学道不求仙。不求仙,仙自然,炼气炼形精亦炼,精全神旺合长年。

竹云乱相逐,明月羞如女。青山锁幽人,饥民卧茅宇。

李祜西王逢吉昌,上德兑兴丹莫当。

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措。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

昔有隐君子,中年洛阳居。击壤歌太平,洛人为结庐。名曰安乐窝,花间行小车。昔有贤宰相,退休寓洛都。心乎爱此老,卜邻同里闾。买园广其宅,至今传画图。贤宰富彦国,隐君邵尧夫。走也非隐君,贤宰今不无。草草白云庵,隙地日自锄。欲筑三两亭,冠盖延朋徒。劝君可绿蚁,揣己

揆路同寅丛,师垣出守麾。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愍遗。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已赜希微理,知将静默邻。坐忘宁有梦,迹灭未凝神。化蝶诚知幻,征兰匪契真。抱玄虽解带,守一自离尘。寥朗壶中晓,虚明洞里春。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

蛛网雨中时恤纬,蜂屯衙后自婴城。竹根得土笋争长,纸隙受风窗善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