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妙庭观玉泉池

一脉冷冷绝点埃,方池幽洞自潆洄。
源从白石云边出,流向青莲座下回。
禹穴鳞游残雪喷,祗园花堕暗香来。
可人最是清秋夜,月白沙青宝镜开。

作品评述

《题妙庭观玉泉池》是赵镇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脉冷冷绝点埃,
方池幽洞自潆洄。
源从白石云边出,
流向青莲座下回。

禹穴鳞游残雪喷,
祗园花堕暗香来。
可人最是清秋夜,
月白沙青宝镜开。

中文译文:
一道清冷的泉水从尘埃中冷冷流出,
方形的池塘中幽深洞穴水自回流。
泉水源自白色的石头边缘流出,
然后流向青莲座下回旋。

泉水像鱼鳞一样游动,喷溅起残雪,
祗园中的花朵飘落,传来朦胧的香气。
在这清秋的夜晚,最可爱的是人,
月亮如白玉般明亮,照亮了沙子和青色的宝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题为《妙庭观玉泉池》的景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展示了这个寂静而美丽的场景。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泉水的起源和流动。清冷的泉水从尘埃中涌出,形成一个方形的池塘。泉水源于白色的石头旁边,然后流向青莲座下,形成一个回旋的景观。这一描写展示了泉水的自然流动和优雅的曲线。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禹穴和祗园中的景象。禹穴是传说中禹治水时所开的地下水道,这里泉水如鱼鳞一般游动,喷溅起残雪,给人以清凉的感觉。祗园中的花朵飘落,散发着隐约的香气,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清秋夜晚以及月亮的赞美。清秋夜晚的人最可爱,说明作者在这样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月亮如白玉般明亮,照亮了沙子和青色的宝镜,给整个景观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华丽的氛围。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诗人创造了一个清凉、宁静且富有诗意的境界。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的氛围,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诗词推荐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前飞蜻蜓后飞蝶,桃叶杨枝每相接。谁家季女弄春妍,披烟映日窗户前。金雀双钗翠羽扇,缬屏黼帐文罗荐。娇羞年几十五多,将呈复隐奈愁何。流晖倏没百花暝,空持可怜谁作并。

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忠道路长。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初平兄弟总神仙,化石为羊入上天。万里相期云上下,一江不隔水渊潫。对床夜雨吟诗烛,归櫂春风载酒船。此是人生真乐事,岸花汀草意无边。

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遍礼南朝古佛宫,荆岑春去百花浓。江通楚蜀波涛壮,山入湖湘紫翠重。主杖穿云随白鹿,军持分水浴苍龙。欲知后夜相思梦,月落猿啼满竺峰。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禾黍是亡国,山河归圣君。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问俗周楚甸,川行眇江浔。兴随晓光发,道会春言深。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伫应舟楫用,曷务归闲心。

相逢一曲酒如渑,京口留欢去未能。波影满船烟雨散,瓜洲晚见隔江灯。

老去寡交游,孤吟倚石楼。风生云渐散,虹见雨初收。苍莽天将暮,凄清气似秋。玄猿慰岑寂,长啸碧峰头。

案体无尊骨,畦丁有贱蔬。凫鹥凭岸泛,云海占空虚。妇老能论旧,儿痴尚带吴。旁人如见问,老子即迁居。

清秋吟更僻,况复古亭间。少梦虫声碎,无风树影闲。月华澄曲沼,霜气满空山。不见张夫子,谁人共往还。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遥看云路心空在,久服盐车力渐烦。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密林稍深沉,新笋亦葱蒨。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始知佛力宏,能使地灵见。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

一夜桂花发,千岩风露香,树经秋几过,人在月中央。不预离骚赋,空居寂寞乡。山翁对之饮,酒色也鹅黄。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

觌面难逢处,如何顾鉴咦。乞师垂半偈,免使后人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