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
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
尽日卷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
不知捧诏朝天后,谁此登临看月明。

作品评述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阑干压锦城,
半空人语落滩声。
风流近接平津阁,
气色高含细柳营。
尽日卷帘江草绿,
有时欹枕雪峰晴。
不知捧诏朝天后,
谁此登临看月明。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

十二门柱压在锦城尖儿之上,
蔓延在空中犹如人们的言语似的落滩声。
风姿绰约的楼阁靠近平津阁,
高贵的气色中流淌着幽细的柳枝。
帷帘卷起一整天,江中的草变得绿得如此明亮,
偶尔我斜靠着枕头,泛着雪峰晴朗的风景。
不知道在捧诏之后,登临此处的是谁,
谁在这儿观赏皎洁的月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回忆和思索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在军前新楼中的心境和景色的美丽。诗中的锦城、平津阁、细柳营等字眼,勾勒出精致华美的景象,展示了唐代风华盛世的兴盛景象。

整首诗以“十二阑干压锦城”开头,形象地表达出楼阁高耸的景象;接着描绘了人群的喧哗声,仿佛言语与声音都融入了楼阁之中。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楼阁的近景,风姿绰约的平津阁和幽细的柳枝相映成趣。江中的景色也被体现出来,青翠的草地和晴朗的雪山,给人一种宜人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登临楼阁,俯瞰月光的心情,融入了一种寂寥和遐思之中。整首诗通过描述楼阁的雄伟和景色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在其中的郁郁之感和思考。这种感叹和忧思也是诗人对唐代盛世的一种回忆和思索。

作者介绍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宝剑出匣,精金跃冶。色泽星辉,光芒斗射。投之重津而光愈发赵,加之烈火而色无少假。行为人间报不平,定尖索起辽天价。

郭外朝阳一巷斜,青槐厅事带丘麻。路逢扶辔双童问,不是城东太尉家。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一世跻仁寿,君今更欲延。山中想无事,分外得长年。松老多经雪,云闲不到天。区区殉名者,回道倍凄然。

江城开近白鸥沙,帘幕风凉秋满家。昨日邻姬新压酒,小槽一夜落莲花。

豕腹中空暗浪惊,羊肠旋复绕车声。才看云脚如丝动,便觉诗脾作雪清。曲蘖无功将退舍,蘼芜何罪亦遭烹。傍人莫讶能句赋,窗下观书眼倍明。

不教蜂蝶畧来些,岂是春神病酒耶。燕语莺啼今几日,风魔雨难许多花。

屈曲新堤,占断满村佳气。画檐两行连云际。乱山叠翠水回还,岸边楼阁,金碧遥相倚。柳阴低,艳映花光美。好升平、为谁初起。大都风物只由人,旧时荒垒,今日香烟地。

渐失乌蛮瘴,新逢白帝寒。霜催沙碛奋,风弄叶声干。峰渺孤烟直,江空落日团。布帆报无恙,今夜进云安。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妇慧弗谙事,谓世无离索。洋洋旧依蒲,逐逐难翳藿。冲风递弱羽,烂漫何乡落。忧端埒南山,那堪鲁酒薄。人力末如何,天公良可托。

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听话吾庐忆翠微,石层悬瀑溅严扉。风和林籁披襟久,月射溪光击浪归。露畹荒凉迷草带,雨墙阴湿长苔衣。终年已结南枝恋,更羡高鸿避弋飞。

无马可租冲晓去,有筇堪策趁晴行。初程便是萧山县,喷火榴花两岸明。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一路荒凉极,无端过此频。官于盐起税,俗事蠱为神。暝色初逢驿,溪声只隔林。留题空满壁,不见有诗人。

许州秀才周若蒙,星官占罢泪无从。欧阳公死不过夏,天上文星已告凶。常秩王回暨姚辟,排斥先儒不少容。回第曰向窃笑之,学问文章众所问。识此二事王氏孙,酸枣先生称祖翁。先生易老净肇乐,晚奏象系明光中。清净之化浃百年,寡欲爱民自祖宗。潜仁畜德流必远,譬如乔岳生寒松。

芝房羽驾备通宵,昧爽天兴辇路遥。原庙出游卑汉祀,太清先献踵唐朝。冕旒穆穆升前殿,钟石锵锵达九霄。谬忝侍臣分奏告,嘉觞肃荐偏宗祧。

阆苑东头白玉京,五云拂拂护层城。龙鸾高并旌幢过,知是仙班退紫清。

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睡起绣床飞絮满。日长门半掩。不管离肠欲断。听尽梁间双燕。试上小楼还不见。楼前芳草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