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作品评述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九天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
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
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朋友一同游览嵩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中主要描绘了天池,即位于嵩山山顶的湖泊。作者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山川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奇观的向往之情。

赏析:
首句"安知最高顶,清浅水池开"以反问的方式引出了诗人对天池的惊叹之情。作者无法知晓天池的最高峰,但却能欣赏到它清澈而浅显的美丽。这里,作者通过天池的描绘,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神秘而壮丽的山水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有时片云出,倏忽生风雷"描述了天空中云雾的变幻,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雷之声。这种变化无常的景象增添了山水之美的神秘感和壮丽感,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力量。

最后一句"谁羡双黄鹄,刷羽来徘徊"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飞翔的黄鹄的羡慕之情。诗人羡慕黄鹄能够在天空中尽情翱翔,来回自如。这句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嵩山天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奇壮丽的山水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然力量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傥寄相思字,愁人定解颜。

不见三秋若望霓,寒亭今得共攀跻。眼中远树两行直,脚底孤烟百尺低。幻出璜台辉旧观,旋安银榜快新题。细听屋角风云聚,谁谓天高不可梯。

二车人物汉三明,来主壶山寿永盟。众口是碑均咏德,片言如秤不容情。斯文阴有扶持力,循吏何求烜赫名。早晚政成天上去,旧廛还忆老农耕。

雨衣制青荷,雨笠编新箨。斯人沮溺流,日晏犹耕作。今年拟有秋,烹羊祭先穑。招我食力徒,斗酒聊取乐。酣歌击瓦盆,昨晚牛生犊。

题字才前岁,冲寒又此行。竹能知雨至,窗不隔江清。走檄还曾了,禁人未肯晴。息肩更须喜,问路可怜生?

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见《南唐近事》)粟多未必全为计,师老须防有伏兵。(《寄冯延鲁使闽》)遍寻云壑重题石,欲下山门更倚松。(《留别钟山》,见《吟窗杂录》)

人生乐处是家山,归即须归说便难。吾道何尝拘出处,丈夫例不怕饥寒。一天明月随诗笠,万古清风在钓竿。浮利浮名尽如许,笑他开眼梦邯郸。

本作一行书。殷勤道相忆。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

月近中秋白,云随落日横。途穷暗客来,岁晚见交情。念旧伤存没,忧时尚战争。西风催起柁,鸥鹭莫寒盟。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古人盗天地,利源不可穷。今人盗农夫,岁莫山泽空。纷纷九衢内,连袖如长虹。共笑沮溺鄙,各事游冶雄。悠悠方自此,衮衮何时终。

胜负无常数,先观曲直知。隐然壮吾国,孰改敌王师。致讨皆声罪,徂征必有辞。一言明逆顺,大势决雄雌。缟素炎图定,包茅霸业基。后儒喜穿凿,妄意说升陑。

万斛金凡缀树稠,遗根汉苑识风流。也知不作清时瑞,朽腐那关故主忧。

世久无渊明,黄花为谁好。青女自凌威,寒香未容老。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上封台观静,夕霁景偏清。月下闻禅语,风中有磬声。龙池留古足,雁塔寄余情。借问房前树,东窗忽偃生。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罗裙玉珮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佳人二八盛舞歌,羞将百万呈双蛾。庭前芳树朝夕改,空驻妍华欲谁待。

何必翠虚捎魍魉,且看白旆挂麟猊。几年待著龙蛇岁,便是乾坤交泰时。

树头挂网枉求虾,泥里无金空拨沙。刺漆树边栽枸橘,几时开得牡丹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