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妤春怨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作品评述

《婕妤春怨》是唐代皇甫冉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婕妤(宫廷女官)在春天对恩宠的渴望和不满,表达了她对皇帝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花枝出建章,
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
双蛾几许长。

诗意是婕妤在春天对皇帝的怨言和期待。诗中的“花枝出建章”指的是春天花朵盛开,美丽如画;“凤管发昭阳”意味着宫廷乐曲奏响,喜庆的气氛弥漫。然而,婕妤却感到自己的恩宠不如意,她借问皇帝,她的双眼到底有多长时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爱了。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婕妤的怨言,抒发了她对皇帝的思念和对恩宠的渴望。诗中的花朵和乐曲都象征着皇帝的宠爱和恩典,而婕妤对自己失宠的不满和期待则通过“双蛾几许长”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出来。整首诗词情感细腻,寓意深远,展现了婕妤在宫廷中的独特境遇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诗词推荐

往年曾忆过长安,短纸书名诣门下。君时延我坐终日,洒扫东轩留看画。横图巨轴不知数,但见匣中时一把。甲犹未意乙复作,门类著番开满架。使人叹羡不能已,只恨有门归隔夜。归来兀坐想精绝,念此荣观若为谢。就中寒林两大幅,此物世间谁敢价。倏然一别十五载,常向人前盛夸诧。

楼下遗踪宛可寻,尚须宾从一来临。三峰嵂崒浑依旧,双阙岧峣复见今。麻麦向来迷绿野,簪缨久矣负儒林。使君不惜褰帷问,慰我邦人望望心。

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半刺犹怜尔,孤游孰起予。联翩嗟去国,萧索苦虽居。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紫诏恩初降,苍生

我昔得罪迁南夷,性命顷刻存篙师。风吹波荡到官舍,号呼谁复相闻知。小园畜蚁防桶蠹,空庭养蜂收蜜脾。读书一生空自笑,卖盐竟日那复词。城中清溪可濯漱,城上连峰堪幕帷。十千薄俸聊足用,鱼多米贱忧无訾。东坡居士最岑寂,岌然深藂见狐罴。坐隅止鵩偶成赋,盘中食蟆时作诗。

谁识天边一井金。紫光侵。朝朝日日眼前临。没人寻。惟我静中知去处,自堪任。尽斤尽两入珠林。出高岑。

今则与公照烛。无梦令中详录。古圣富春诗,六白莹光如玉。丁属。丁属。三块各人知足。

苍苍落日诗,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

酝云蒸雾暖如烘,一夜南风变北风。不似寻常响窗纸,渐惊分寸压船蓬。粉妆已斗佳人白,酒面还输老子红。记取今年呵冻笔,三桥西岸小楼中。

别酒带愁酸,千里失群黄鹄。行到小桥梯下,便飞云南北。不妨垂手小徘徊,日影转阑曲。从此贺囊佳制,有新奇题目。

浴罢淡无事,出门随意行。相如知渴减,叔宝觉神清。新月参差影,残蝉断续声。踌蹰遂忘去,风露欲三更。

峡外相逢远,樽前一会难。即须分手别,且强展眉欢。楚袖萧条舞,巴弦趣数弹。笙歌随分有,莫作帝乡看。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王者有德琪树生,兵马欲洗银瓮出。天将以宝奠中原,何用真如传恍惚。沙寒汀冷鹭啄冰,藻暖饵香鱼近罾。梅花抱蕊不肯吐,敛衽且让天花升。朱门歌呼正围妓,江上猎围飞铁骑。惟有书生无所为,下帷煮茗候汤沸。

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今日重来如梦觉,静无余馥可追寻。

雪冻阴河半夜风,战回狂虏血漂红。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道樾阴阴密,畦泉活活流。梨成津向润,瓜熟子相钩。

蔬肠那著一星愁,但觉春眠粥似稠。梦外寻盟何处是,荻洲稚子绿排头。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苍茫。

晨兴才启户,艾叶拂人头。知是中天近,邻居为我留。

万里远行役,十年良可哀。前辈古风在,故人今雨来。绝口不言事,挽须惟把杯。种得碧梧树,春风花自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