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罗公升的《燕城读史(其六)》
拼音和注音
qiān qiū yī yán zhì zǎi xiàng , xiōng nú yǐ wèi cháo tíng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朝廷:(名)①君主时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地方。②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
宰相:(名)我国封建时代辅助君主掌管国政的最高官员。
一言:1.一句话。2.说一番话、一次进言。
罗公升
不详
原诗
千秋一言致宰相,匈奴已谓朝廷轻。
那知汉家有故事,倒取屠贩居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