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即事(其四)》
拼音和注音
shǐ zhě shū páng wǔ , wú shēng zì bù ch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使者:1.奉命出使的人。2.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3.阿拉伯语rasūl意译。
旁午:1.纵横交错。2.比喻事物繁杂。3.四面八方。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使者殊旁午,吾生自不辰。
文章看长物,道路竟何人。
寒食孤城外,襜帷大泽滨。
那堪杨柳色,风雨傍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