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杂诗七首

雨后秋风十日阴,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瘦骨何能举聚针。
碧玉丽词残照晚,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端比逃虚喜足音。

作品评述

《台城杂诗七首》是宋代曹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后秋风十日阴,
罗衣初觉晓寒侵。
清愁强欲亲欢伯,
瘦骨何能举聚针。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的秋风十分阴郁的景象。作者穿着轻薄的罗衣,初感到清晨的寒冷袭来。他内心中充满了忧愁,渴望与亲近的朋友共享欢乐。然而他的身体日渐消瘦,已无力举起聚针的手。

碧玉丽词残照晚,
青楼秀色暮云深。
中郎好句传茅屋,
端比逃虚喜足音。

这一联描述了夜晚的美景和文人墨客的境遇。夜晚的残阳余晖映照着美丽的琉璃瓦,而青楼的美人们在暮色深沉的云中仍然展现出秀色。中郎指的是官员,他们喜爱的佳句流传到了茅屋之中,端详这些句子,与逃避虚名的愉悦心情相比,令人欣喜不已。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身处于台城,感受到外界的阴沉和寒冷,而自身的境遇也令他感到无力和苦闷。尽管如此,作者依然能从美景中感受到一丝喜悦,通过欣赏和传颂佳句,找到了片刻的安慰和快乐。

这首诗词展示了曹勋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美景的敏锐感知,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状态。它以短小精悍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诗词推荐

汤熨沉绵弥半载,未尝寸步出村居。登翘材馆多新贵,归善和坊守旧书。有客嘲杨雄拓落,无人问李白何如。腐肠端为肥脓尔,且课畦丁力灌蔬。

看师师、成蝶蝶。蹙尽不成叠。欲试搔头,花重怎堪捻。是谁抛过东墙,今无赤凤,梦得似、那人身捷。年时腊。曾笑梅梢和豆,去月忽如荚。便向龙门,无复钏金接。待教开支琼林,阆仙重见,又谁念、昆明前劫。

於时舍瑟方铿尔,岂意吾师亦喟然。此际风流入不识,只应潇洒得心传。

入郭门通水,君家水映门。里中高士卧,河上丈人尊。不请月当户,自生花满园。豆蓬时散影,此际共谁言?

冲篱突市不逡巡,掠面惊风扑眼尘。出手推敲宁避尹,题门吟咏不逢人。

秋光浓欲滴,结束东篱花。糁糁纷点缀,戢戢相参差。渊明太好事,言乐酌流霞。谁云制颓龄,为与霜争华。映水开芙蓉,丽色如春葩。谩以拒为名,青女不能加。持此问渊明,何乃吝齿牙。门外风如箭,黄落满天涯。

真师子法身,究竟无头尾。赠当盲眼人,华空疑不是。

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

自识贤尊熟,常将远到期。忽传千古信,虚抱一生颖。恨菊来何久,愁梅去转迟。应留起春蛰,词落未堪悲。

百不如人此老身,老身何必要如人。等闲花草随宜种,多在山中住几春。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撩我思家第一篇。

其来何求,其去无得。寂漠度岭兮万里独行,清白传家兮九年一默。针芥投而妙不可名,毫厘差而敝不可塞。知过而改,知难而退。谁去谁来,自买自卖。当面讳却兮满眼乌华,望涯赞之兮隔身鲸海。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临酒论深意。流光转、莺花任乱委。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时事任从儿辈说,新诗谁得老夫降。鬼名罢检秋堂静,卧看风枝动晚窗。

南国旧书生,今谁老更荣。朱轓频补郡,白首到名卿。牧守惟司命,官曹任老成。道孚姑已矣,何患不声名。

江路曾浮宅,悬崖两壁青。晴烟笼小艇,落照射高亭。花簇红妆岸,鸥群白点汀。何时篷底卧,半夜酒初醒。

悲夫黄鹄之早寡兮。七年不双。宛颈独宿兮不与众同。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寡妇念此兮泣下数行。呜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飞鸟尚然兮况于贞良。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

若问青楼娼,芳年二八强。轻罗不遮面,绣户自焚香。对客时题句,怀君每断肠。倘能贻锦字,犹胜梦高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