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的《江行杂咏十首(其八)孤屿》
拼音和注音
gū yǔ néng gāo xià , cháng jiāng yǔ tǔ t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高下:高下gāoxià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孤屿:孤立的岛屿。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原诗
孤屿能高下,长江与吐吞。
小如园囿物,深作海潮门。
雷电生晴昼,鱼龙聚石根。
往来舟不泊,心怯怒涛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