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一首

一人高高峰顶立,一人深深海底行。
不是与人难共住,大都缁素要分明。

作品评述

诗词:《偈颂二十一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愚

中文译文:
一人高高峰顶立,
一人深深海底行。
不是与人难共住,
大都缁素要分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释智愚所创作的《偈颂二十一首》之一。通过描述两个人的不同处境,诗人传递了一种哲理思考和人生态度。

首先,诗中提到了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峰顶,象征着他在人世间追求卓越、高尚的境界。而另一个人则深入海底,象征着他在深海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接着,诗人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与他人难以共处,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行为和品质应该有所区别。这里的"缁素"指的是衣着和外表,诗人用它来表达人们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换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清晰度。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个体差异和个人独立性的重视。诗人通过使用高山和深海的比喻,描绘了人们在不同环境和角色中的生活状态。他呼吁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自我和真实,而不是迎合他人的期望或追求虚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启示人们应该追求内心的卓越和平静,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保持个体间的差异和独立性。它提醒我们在社会互动中保持真实自我,不被外界的喧嚣干扰,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

诗词推荐

闻君感叹二毛初,旧友相依万里馀。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客来吴地星霜久,家在平陵音信疏。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唾手每思双羽箭,快心初见万楼船。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

刘备孙宇岂可忘,南来举趾遽扬扬。刘琮脱用王威计,送死何须到武昌。

欲识道人门径深,水仙多处试来寻。青裳素面天应惜,乞与西园十日阴。

几年青史说周郎,赤壁乌林在武昌。明日有人山下过,一樽容我吊兴亡。

野意随宜有,山光入望无。寒曦不自暖,落木几曾枯。不分霜前树,长啼月下乌。苦吟徐便悔,可惜数茎须。

幽恨清愁几万端,故将巧笑破霜寒。落英收拾供骚客,秋菊从来不足餐。

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鸡犬声相闻,山腰几邻曲。本固枝叶蕃,无若君之族。当年紫橐翁,一念要亲睦。俸馀不自有,卖田偏豀谷。计口给之食,昏旦常陆续。吉凶更资助,常使有馀畜。只今大江南,盛事君家独。君归广此意,胜处新卜築。周遭植名花,中间敞家塾。少长驱之学,毋间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

蚤觉浮生类转蓬,江湖元不恨西东。十年敛迹居林下,万里游情付梦中。开阖岂嫌梅子雨,往来难信石尤风。青山坐老堆黄发,奈尔滔滔泣路穷。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白衫眠古巷,红索搭高枝。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

晚秋时。碧天澄爽,云何宋玉兴悲。对美景良辰乐事,采萸簪菊登临,共上翠微。堪嗟乌兔如飞。秉烛欢游须屡,传杯到手休辞。念戏马台存,隽游安在,且开怀抱,听歌金缕,从教下客疏狂落帽,也胜龌龊东篱。太白诗:“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醉中归。花阴月影正移。

门巷遍芳草,相期春醉稀。可怜双燕到,还似故人归。幽鸟隔溪语,落花穿竹飞。谁知静者乐,石上脱朝衣。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梅花过后杏花前,嫩蕊装成一盖圆。恼乱春风为渠了,幽香破睡有明年。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年过不惑鬓成丝,偶到林间便卜居。学道未忘山水癖,爱闲终与利名疏。夜凉危阁来明月,风静平湖瀁碧虚。回首权豪绝相识,野云孤鹤自相于。

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渐高。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丞相忧边稀出沐,延英三刻岂知劳。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恐至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