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于潜道中偶成》
拼音和注音
chū mén èr sān yuè , kè xíng cháng yú zh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二三: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出门:到外面去。也特指离开家乡远行。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出门二三月,客行常踰质。
问我亦不知,奔波为何物。
越鸟也嘲人,解问爹归弗。爹岂不思?,山淫成痼疾。
百里一名山,一山须十日。
东南半壁地,十分未了一。
云霞朝到眉,魈鬼夜入室。
遇伴觅定方,逢仙谈飞术。形体节节劳,心神?般逸。
名胜尚可穷,游子兴难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