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庐山道士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鸾。
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
物像自随尘外灭,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

作品评述

《赠庐山道士》是唐代诗人杨衡所作,描述了一位庐山道士虔诚修行的场景。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寂寥高室古松寒,
松下仙人字委鸾。
头垂白发朝鸣磬,
手把青芝夜绕坛。
物像自随尘外灭,
真源长向性中看。
悠悠万古皆如此,
秋比松枝春比兰。

诗意:
诗人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庐山高处的寂静房间内,周围是古老的松树和神秘的气息。道士在静默中度过他的修行生活,仙人名字叫做“Wei Luan”。他戴着一张白色的面具,手持青芝,绕着他的石坛走,鸣磬召唤宇宙间的神灵。物质的形象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但是所有真实的源头都在于一个人的内心。这位道士所修行的道路是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就像松树的枝条永远不会变化,兰花的芬芳也会在春天里一年一年地绽放。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庐山道士为主题,借此描绘了唐代道家的修行境界和信仰。杨衡通过“寂寥高室”和“古松寒”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道士的修行由此显得更加神秘。诗中的“松下仙人字委鸾”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描写,不仅揭示了道士的身份,还传达了一种神奇、超自然的气息。在描写道士的修行方法时,杨衡运用了“头垂白发朝鸣磬,手把青芝夜绕坛”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的修行状态。最后,诗人以“悠悠万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兰”作结,表达了修道人在千百年来始终如一的道路上不断追求真理的信念,也传递了一种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诗词推荐

御史平囚日,郎中渡母年。丰碑推笔妙,孤冢枕城偏。白鹤空辽泬,黄蒿尚蔓延。九源如可作,执驭故忻然。

谁遗凄凉满眼中,蘋花渺渺又秋风。龙蹲虎踞江山大,马去牛来社稷空。纵有千人惟诺诺,本无百岁更匆匆。乾坤颠倒孤舟在,聊复残生伴钓翁。

草曾为底恶,霜乃得能嗔。罢曳木无守,虔刘风不仁。枫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浩叹吾其老,犹为逆旅人。

冰勒轻谷,绿痕初涨回塘水。柳洲烟际。白鹭翘沙嘴。B272笠青蓑,未减貂蝉贵。云涛里。醉眠篷底。不属人间世。

草草眷徂物。契契矜岁殚。楚艳起行戚。吴趋绝归欢。修带缓旧裳。素鬓改朱颜。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

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簪花人有意。共祝年年醉。不用泛瑶觞。花先著酒香。

湘江又见承明客,青嶂谁刊岳麓诗。双旆到时鸿雁少,洞庭春水照旌旗。

昔冠南宫淡墨书,当年万卷各名糊。至今处子尚绰约,应笑老婆曾抹涂。咏庆云图如着色,和薰风句肯从谀。行三十里余方悟,敢与杨修较智愚。

神之功兮,四海所宗。占五帝兮,莫兴比崇。条往来兮,簇骑容容。恭明祀兮,万世无穷。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

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先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

弱水去蓬莱,四万八千里。远漠漠,俯仰天水青无际。鸟飞不到船去难,渺无依。翦锦字。云信待凭鸾翼。青芝素瀑,草舍儿、隐隐烟霞里。向闲处,批风切月烹天地,三岛十洲,去有日,几何时。胎仙就,直待鹤书来至。

幽居得相近,烟景每寥寥。共伐临谿树,因为过水桥。自教青鹤舞,分采紫芝苗。更爱南峰住,寻君路恐遥。

地灵通十洞,山邃宅诸仙。怪似龙逢霹,高疑剑倚天。岩端锁丹灶,石罅逗温泉。却忆登楼堞,徒能见巨然。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旧闻香积金仙食,今见青精玉斧餐。自笑镜中无骨录,可能飞上紫雪端。

黜陟无新报,山川怀昔人。诗能言我志,贫不累吾身。登眺尽遗胜,经行那厌频。江头钓竿客,何物是玄真。

一染浮名十五春,强随时态役天真。何年卜筑兹山下,却笑区区世路人。

目为诗客不胜惭,唤作园翁定自堪。抱甕荷锄非鄙事,栽花移竹似清谈。野人只识羹芹美,相国安知食笋甘。晚觉齐民书最要,惜无幽士肯同参。

十分花事属歌喉,笑入芳尘烂漫游。皇道太平无忌讳,纵横何处不风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