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

闻说羌戎出塞行,征人才听泪交横。
三秋霜气先时至,万里乡心半夜惊。
子野踞床思逐弄,季长卧邬亦牵情。
阕终更想关山月,不惜新辞记旧声。

作品评述

《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羌戎从边塞归来,征人们只能含泪相交。初秋的寒霜先来袭,千里乡情在半夜惊醒。子野躺在床上思念着远方,季长卧在乌鸦栖息的村庄,亦深深被情感所牵绊。诗人结束了诗篇,却更加思念起关山明月,毫不吝惜地用新词表达旧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情景,表达了征人们在离乡之际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人通过描写寒霜降临的初秋夜晚,以及征人们在半夜惊醒的场景,深刻表达了征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情。诗人还以子野和季长两个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对远方和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不忍忘怀关山明月的美景,用新的词汇来表达对旧声音的追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征战和离乡的情感,展现了苏颂独特的才情和情感表达能力。诗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羌戎出塞、秋霜气、乡心惊、关山月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征人们的内心体验。通过对子野和季长的描写,诗人将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度。最后,诗人以关山明月作为诗词的结尾,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思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交融的方式,展示了征战和离乡的辛酸与思乡之情。它既是对征人们的劳苦付出的赞美,也是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忆。苏颂通过这首诗词,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独到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人们在阅读中沉浸在离愁别绪和对家园的眷恋之中。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昔也无柰何,忽已置念虑。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我为网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何年劚到城,满国响高名。半寺阴常匝,邻坊景亦清。代多无朽势,风定有馀声。自得天然状,非同涧底生。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忠孝吾根柢,功名古绪馀。月云无染著,镜象本空虚。不必相同异,何妨小阔疏。达庵今宦达,味此意何如。

十载从游久,诸公讲切精。天渊分理欲,内外一知行。立政须规范,修身是法程。对床小疏隔,恋恋弟兄情。

璧水衣冠明玉雪,市楼风月话江湖。莫学群儿败家法,入门无不曳长裾。

休笑山翁不住山。二年偷向此中闲。归来赢得鬓毛斑。瓮底新醅供酩酊,城头曲槛俯淙潺。山翁老去此山间。

深井无浅汲,洪钟须妙撞。揆公取士心,海若吞湖江。泓涵老昌黎,客或陇头泷。可待函丈扣,此心久已降。

任性常多出,人来得见稀。市楼逢酒住,野寺送僧归。檐下悬秋叶,篱头晒褐衣。门前南北路,谁肯入柴扉。

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

鼋鼍出没黄田荡,龙虎盘蹲白下城。才俊满前劳顾问,愚蒙在下冀升平。波涛江汉暂时险,烟雾乾坤有日清。文士负才徒倚马,武夫挟勇秖谈兵。朝廷安用生疑虑,田野何由睹圣明。薇露每愁东日上,柳云犹带北风横。群公退食方云喜,数子驰心尚慕荣。泽国暮春观扑满,江湖深夜炯搀抢。

城守麾强弩,诸班果翕然。云梯攻正急,雨箭勇争先。中夜飞雷砲,平明破火船。如公真徇国,绘像冠凌烟。

虬龙天矫已分形,想象灵根长茯苓。安得一椽风雨庇,要思服食制颓龄。

一著机先用得亲,可怜穷子眼无筋。须知八法论书处,前箭犹轻后箭深。

风阔日色薄,尘生游子颜。白杨衰满道,人影不曾闲。穷目尽千里,过淮无一山。路傍惟土堠,残戍马蹄间。

竹屋纸窗无限好,观书学字不妨清。谁知夜梦饶惊枕,庄舄依前自越声。

万木风饕冻欲痴,孤根逗暖正斯时。树槎牙历百千岁,花摘索开三两枝。兄弟山礬应未称,交朋松竹恐相宜。玉堂标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满世知。

畦衣我是出尘人,卜筑高堂与月邻。床上金刀香剪佳,箧中玉斧冷修轮。寒癯破梦无嫌病,清白传家不愧贫。门外潮平船著棹,点头老兔静分身。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风清月朗蛋船轻,到处青天有酒星。渺渺番禺江上水,几番迁客梦中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