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推官荔枝

长嗟珍果滞遐方,好种华林奉帝王。
夏簟满风罗秀色,晓梯乘露摘新香。
泼霞乍染愁将变,烹玉才凝忍更尝。
正在临节病痟甚,忽蒙佳惠敢相忘。

作品评述

《和张推官荔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叹珍果滞遥方,
好种华林奉帝王。
夏席风吹罗绣色,
清晨踏露采新香。
泼霞初染愁欲变,
烹玉方凝忍更尝。
正在临节病病欲睡,
忽然受到美人的恩宠而不敢忘记。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品尝荔枝的情景。他为了种植这些珍贵的水果,不惜跋涉远方,以奉献给帝王。在夏天的凉席上,微风吹拂着绣色的罗帐,清晨他踏着露水,采摘新鲜的香气。当荔枝初染红霞时,他感到欣喜,但又忧愁自己可能错过了品尝的时机。他将荔枝比喻为珍贵的宝玉,品尝时需要忍耐和细致的品味。此时他正在临近节日而生病,感到非常痛苦,但突然接受到美人的宠爱,使他不敢忘记自己的使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品尝荔枝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使命的执着。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情生动鲜活。作者通过荔枝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美食的追求,并以此引发了对于人生意义和责任的思考。诗中的"长叹珍果滞遥方"表达了作者为了追求珍贵的事物而不惜奔波劳累的精神,"好种华林奉帝王"则表达了作者将自己的努力奉献给皇帝的忠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前代乐天今复见,后身元亮更何疑。百年人物有谁在,千古声名无尽时。

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月王风露郎。只把千尊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在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怀才皆得路,失计自伤春。清镜不能照,鬓毛愁更新。

占著商山接华山,两京浑在笑谈间。樵苏按堵人甘寝,别队官军入武关。

病酒每两日,寻花见几枝。只因无个事,不是乐危时。

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顾及虽非鱼,想见亦相似。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

玉带红花供奉班。里头新样总宜男。闹装鞍辔青骢马,帖体衣裳紫窄衫。云鬓重,黛眉弯。内家妆束冠江南。轻裘缓带风流帅,锦绣丛花拥骑还。

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尚堕动勋不自由,还同死水卧泥牛。何如阔进竿头步,撒手悬崖万仞头。

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到君仙洞不相见,谓已吹箫乘早霞。

昊楚经年杀气凝,艰难国步涉春冰。义旗东下谁相似,誓楫中流我不能。水到南徐围铁瓮,山从北固抱金陵。捷音尚隔苍茫外,貂尾良弓足股肱。

风流大抵是伥伥,此际相思必断肠。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暮登海子桥,西绕红门归。霜风著宫树,叶叶带红飞。据鞍吹短笛,乘月捣征衣。江南冰雪里,音信寄来稀。

昨御祥琴后,多传吉语通。虚令古列宿,不料奏悲风。华表孙从祖,生刍婿吊翁。九原一无憾,全璧见先公。

种梅我始效徐公,已觉幽香鼻观通。寄语后人无剪伐,要令凋郡识春风。

诗骨梅花瘦,归心江水流。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漠漠溪风吹路尘,白岩山下几穷身。秋深竹色老於树,书静鸟群喧胜人。何处人家藏剡录,有时行客裹唐巾。平生笑杀禾翁子,刚为乘车弃负薪。

回头四十九年非,又向盆城把一麾。苏子北窗明月放,谪仙紫极感秋时。来游偶契二贤迹,欲赋难酬五字计。前辈风流沦落尽,何人为种玉田芝。

荒郊多腐草,故苑近清秋。棘密何胜数,囊轻莫尽收。月高疑爝息,天远认星流。紫桂风微急,红兰露遍浮。已能穿永巷,更欲拂高楼。灭烛方无寐,鸣蛩相荐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