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方丘乐章·肃和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开元统纽,合大承规。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至矣坤德,皇哉地祇。
开元统纽,合大承规。
九宫肃列,六典相仪。
永言配命,长保无亏。

诗意:

这首《祭方丘乐章·肃和》一诗,颂扬了唐朝的圣德和帝王的贤德。诗中赞美了天地神灵和皇帝的功德,称赞开元年间统一合并的政策,使天下统一;赞美九宫肃立,六典相仪的庄严祭祀仪式;并祈求着天赐予皇帝长寿,并保佑国家安定繁荣。

赏析:

这首诗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规矩和仪式来表达对社会秩序和皇权的崇尚和赞美。诗的开头,用到了“至矣坤德,皇哉地祇”的句子,将皇帝的德行与地祇的地位相等并尊崇,显示了唐朝帝王权威和威严的象征。接下来,诗人以“开元统纽,合大承规”表达了开元年间国家统一,整合政治制度的政策,强调了皇帝的雄才大略和聪明才智。紧接着,“九宫肃列,六典相仪”描绘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充满庄严和肃穆之感,彰显了皇帝的神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最后一句“永言配命,长保无亏”则是诗人对皇帝的祝福和祈求,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期望。

这首诗词以其庄严肃穆的仪式性质和对帝王的颂扬,展现了唐朝时期的帝制思想和鼓吹统治者合法性的宣传作用。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氛围,也表达了儒家思想对于治理道德的强调。整体上,这首诗词具有浓厚的朝廷色彩和宣扬统治者威权的作用。同时,也通过表达对功德和承诺的祈求,展示了唐朝兴盛和对未来发展的乌托邦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博览,工属文。太宗为秦王时,以亮为王府文学,每从征伐,尝预祕谋。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卒谥曰康。诗一卷。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博览,工属文。太宗为秦王时,以亮为王府文学,每从征伐,尝预祕谋。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卒谥曰康。诗一卷。

诗词推荐

都城春富百花披,长忆人归驻马时。浅色御黄应好在,为谁还发去年枝。

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频将衣食结圜圊,天乐旌幢降彩云。二十四年功行满,众真推让武夷宫。

一曲画楼钟动,宛转歌声缓。绮席飞尘满。更少待、金蕉暖。细雨轻寒今夜短。依前是、粉墙别馆。端的欢期应未晚。奈归云难管。

六歌渔父寿诗声,一声声带竹枝情。大枝千岁不改色,小枝孙子满林生。

霜女月娥愁不开,萼君西母宴瑶台。总将芳意传英彩,下降人间得有梅。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罢尹一年重置对,去家千里涉寒温。青云交友难倾盖,白发慈亲正倚门。日断濠梁横涕泗,梦回京口役形魂。宽恩若未投诸裔,好奉安舆葺故园。

春光有余辉,入水可揽结。予亦淡荡人,照影空明灭。

後死非初望,余生只自悲。旧交孤剑在,壮志短檠知。行步虽依杖,光阴未付棋。为农自当力,不为学豳诗。

行舟荡漾鸣双桨。江流为我添新涨。指顾隔汀洲。人归心尚留。阳关三叠举。怨柳离情苦。何似莫来休。不来无许愁。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筼篘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従横满醉人。

平生可惯偿诗债,追骥疲驽况加怠。不妨对客自挥毫,文社於今有淮海。

花簇簇。触眼万条垂玉。小院春深窗锁绿。水沈风断续。明月又侵楼曲。羞向枕囊拘束。只待夜深清影足。醉来花底宿。

弄晴台馆收烟候,时有燕泥香坠。宿酲未解,单衣初试,腾腾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门深闭。记彩鸾别后,青驄归去,长亭路、芳尘起。十二屏山遍倚。任苍苔、点红如缀。黄昏人静,暖香吹月,一帘花碎。芳意婆娑,绿阴风雨,画桥烟水。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

二圣临熙运,元精降佐臣。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六纪登遐寿,三期秉大均。还骑箕尾去,仍值在蛇春。

雨雪落纷纷,檐头水滴滴。良哉观世音,草里跳不出。跳不出,也大屈,水里乌龟钻铁壁。

风雨离山驿,断桥危欲颠。去心奔逸骥,行路上青天。雁序江湖乐,云归岛屿连。悠悠远征客,千里独茫然。

万里海西路,茫茫边草秋。计程沙塞口,望伴驿峰头。雪暗非时宿,沙深独去愁。塞乡人易老,莫住近蕃州。

慢肤秋来困扑缘,手不胜拍身听旃。昨夜狞飙惬人意,一扫天宇何澄鲜。蚊子蚊孙与蚋伯,飞鸣适意须明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