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岑的《忠节庙》
拼音和注音
jí shǒu xiōng nú gǎn píng líng , hèn bù yī jǔ kōng shuò t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匈奴: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与第4、5世纪侵入欧洲的匈奴族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戎族与狄族。据中国史籍记载,公元前3世纪匈奴曾占领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并统治蒙古的大部分。
一举:一举yījǔ一次行动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不一:(形)不相同:水平~|长短~。②(动)书信用语,表示不详细叙说。
刘岑
不详
原诗
皇天祐宋生虎臣,奋身櫜鞬起西秦。
勇义智略卫霍伦,西平云亡愬复兴。
疾首匈奴敢凭陵,恨不一举空朔廷。
鸣剑抵掌志幽并,提兵北趋指神京。
遇虏大点符离城,绛衣铁冠目怒瞑。
虏众辟易屡窜奔,飞矢洞胁陨其身。
帝心震悼诏廷绅,一旦失此飞将军。
作宫庙食妥其灵,生为人雄死明神。
虽殁不愧远与巡,气冲斗牛叩穹旻。
臣魄尚能厉女真。
镇山之南勒坚珉,百世祀兮慰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