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

巍巍新庙,穆穆真皇。
德符二圣,仁洽万方。
联典咸秩,鸿笠用彰。
威灵如在,时思不忘。

作品评述

《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巍巍的新庙,庄严肃穆的皇宫。圣明的皇帝和贤德的皇后,使万方的人心感受到仁爱之美。庙宇庄重,庄严的祭祀仪式彰显着崇高的品德。皇上的灵魂犹如在此安息,我们时刻怀念着他的功德。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皇太后和皇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太庙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重要性的赞美。诗中使用了巍巍、穆穆、仁洽、威灵等词语,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增强了诗词的氛围和庄重感。整首诗词体现了作者对皇太后和太庙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铭记和追思。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诗中巍巍、穆穆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庙宇的庄严肃穆,强调了尊贵的氛围。其次,通过提及圣明的皇帝和贤德的皇后,以及仁洽万方的描写,突出了统治者的崇高品德和为民众谋福祉的作为。再者,联典咸秩和鸿笠用彰的表达,突显了太庙祭祀仪式的庄重和重要性。最后,诗词中威灵如在、时思不忘的句子,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怀念之情和对历史功绩的记忆。

总的来说,《章献明肃皇太后恭谢太庙》这首诗词通过庄严肃穆的描写,表达了对皇太后和太庙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历史功绩的铭记和怀念之情。这首诗词在形容词的运用和意境的构建上都较为出色,给人一种庄重而崇敬的感受。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九门叠璧耀朝暾,不比千灯作上元。天与蕊珠开汉殿,人将冰玉奉尧樽。寒威已觉边声静,春意都随诏语温。夜入蔡州飞将在,肯容敌骑妄称尊。

老天应是念农夫,万顷黄云著地铺。有谷未为儿女计,半偿私债半官租。

明窗内,晃晃绝尘无覆草。指作菩提却不真,白顶门开全领会。

一别丰姿遽六年,相望淮浙限江天。糟丘闻甚羊肠险,履践欣如玉色鲜。

茂密正当轩,欹垂欲侵案。风枝忽交戛,月影争凌乱。诚嘉君子心,匪直林亭玩。

门前无俗物,城上亦奇观。花浪东流稳,云山西望寒。身凌尘外远,目极意中宽。最爱风标客,晴沙理青纨。

曾看双峰老子诗,秀攒绿绕妙天机。有人爱此无声画,更著幽亭相发挥。

自是无人别是非,何曾此外更精微。一门济济今成俗,政要回头悟指归。

闻说君家好弟兄,穷乡相见眼俱青。偶同一饭论三益,颇为诸生醉六经。山吧已催乘传马,晓窗犹共读书萤。霜花留得红妆面,酌尽斋中竹叶瓶。

拔山举鼎,射虎穿杨。难同搬运青羊。悟得玄中玄妙,豁豁洋洋。自然如痴似醉,远人情、风害猖佯。环堵里,且埋光隐迹,岂望名扬。但愿人人似我,内行持,云水恣意飘?。金木随波流转,火运炎炀。自是虎龙交战,吐神珠、结正晶?。恁时节,驾云轩归去,同礼重阳。

怪见江乡文物地,轻豪争逐春妍。银花斜_紫金鞭。千灯浑是泪,一笑不论钱。今岁遨头穷相眼,繁华不学常年。只余底事索人怜。诗书真气味,农扈老风烟。

退食勤稽古,当朝动引经。人心喜偏侧,国脉要匀亭。二府早闻政,三孤晚告灵。羔裘惜光彩,不肯到头厅。

明时不敢卧烟霞,又见秦城换物华。残雪未销双凤阙,新春已发五侯家。甘贫只拟长缄酒,忍病犹期强采花。故国别来桑柘尽,十年兵践海西艖。

襏襫田家翁,矍铄须眉白。问渠年几许,不记年庚甲。自言身世居此村,三十得儿儿复孙。伤哉儿孙已露电,朝昏只影空断魂。生来只是种田土,田土只今易几主。乡村成败历能言,英雄磨灭不知数。尽日垄亩力耕耘,饷馌炊舂倩比邻。归来薄暮饭牛罢,索綯织屦宵犹勤。吁嗟兮,既绝望乎

善说相传唐世术,不言钱有晋人风。非钱可况言真寔,肯志寻常卖相同。

明征君旧宅,陈后主题诗。迹在人亡处,山空月满时。宝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已是伤离客,仍逢靳尚祠。

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残声。

十里林花带月萝,垅头车马断经过。可怜人物今如此,试问天公事若何。篱下渊明惟酒菊,舟中范子任烟波。璇题金榜垂霄汉,千古荣名定不磨。

独自上孤舟,通宵浪打头。天风随断柳,江月值新秋。忽忽忘年老,忙忙泛夕流。此生成底事,谁不遗吾休。

一剪梅花,一见销魂。况溪桥、雪里前村。香传细蕊,春透灵根。更水清泠,云黯淡,月黄昏。幽过溪兰,清胜山矾。对东风、独立无言。霜寒塞垒。风净谯门。听角声悲,笛声怨,恨难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