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咏雪月口占

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
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明代林玉衡创作的《小楼咏雪月口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雪月本三清,
雪白梅香月更明。
夜半忽登楼上望,
不知何处是瑶京。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梅花、雪和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物的赞美和追求。作者通过将梅花、雪和月亮与神话中的瑶京(仙境)相联系,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使诗词具有一种虚幻的美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雪和月亮的美丽。首句“梅花雪月本三清”意指梅花、雪和月亮都是清净高洁的存在,展现了它们的纯洁和美丽。第二句“雪白梅香月更明”通过形容词的运用,突出了它们的美感,雪的洁白、梅花的芬芳和月亮的明亮。诗的上半部分描述了梅花、雪和月亮的美丽状况。

接下来的两句“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则表达了作者在夜晚忽然登上楼阁,远望雪月之景,却产生迷茫之感,不知道这美景的真正所在。这里的“瑶京”指的是仙境,与前文的梅花、雪和月亮相呼应,营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象。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神秘仙境的向往,给人一种清新、浪漫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雪和月亮,通过与神话中的仙境联系起来,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俗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新、纯洁和浪漫的感受。

诗词推荐

近水松篁锁翠微,洞天宫殿对清晖。快晴似为酴醾计,急雨还妨燕子飞。道士昼闲丹灶冷,山童晓出药苗肥。拂床不用勤留客,我困文书自怕归。

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苕溪渔隐》)苦吟僧入定,得句将成功。(以下《诗话》)是事精皆易,唯诗会却难。(《赠贯休》)因携一家住,赢得半年吟。(《石首县》)吟馀潮入浦,坐久烧移山。(《湘江》)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一通红锦重,三事紫罗轻。(

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刹标名姓,山山记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游丝无力击春风,水面从飘点点红。晚渡舟横人独立,厨烟著柳细濛濛。

幽明位异,施报理同。克恭明神,降福乃岂。我膺受之,来燕来崇。岂伊声乡,于彼三农。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英略古无对,外庸今最良。众方期共政,人已叹云亡。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康庐星忽堕,丹旐袅清湘。

别筵欲尽秋,一醉海西楼。夜雨寒潮水,孤灯万里舟。酒飞鹦鹉重,歌送鹧鸪愁。惆怅三年客,难期此处游。

秋衣行欲制。风盖渐应欹。若有千年蔡。须巢但见随。

庙食於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西需一位京朝郎,官虽示显善声场。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廊庙端非岩壑姿,慵庵未是可慵时。浮荣故自无心向,素抱其如有己知。天上要途终一武,江南绝景已千诗。欲从无祖赤松子,小待功成亦未迟。

瓜步山头庙,堂因魏武兴。亡归从赤壁,事去忆西陵。军井藏云杪,林根拥石棱。微风认江水,细甲几千层。

一日不见如三月,一月相思如七年。似隔山河千里地,仍当风雨九秋天。明朝斋满相寻去,挈榼抱衾同醉眠。

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泛湖浮海两如何,满地悲风起白波。争似乘槎随博望,玉绳光里看山河。

宝勒嘶归,未教佳客轻辞去。姊夫屡鼠。笑听殊方语。清入回肠,端助诗情苦。春风路。梦寻何处。门掩桃花雨。

雪堂不远临皋路。怅仙伯、骑鲸去。燕麦桃花更几度。横桥虽在,种松无有,谁是关心处。解鞍君到冬虽暮。传语无忘晒蓑句。起手栽花花定许。艺香披翠,灌红疏绿,趁取清明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