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

日上钟未鸣,老僧睡犹熟。
谁是山中人,长享清明福。

作品评述

《隐居凤山清明寺二首》是宋代楼淳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隐居凤山清明寺的僧人宁静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享受清明节福祉的心情。

中文译文:
天日初升钟未鸣,
年老僧人尚未醒。
山中谁是隐士人,
长乐清明享福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太阳刚刚升起,但寺院的大钟还没有敲响,老僧仍然在沉睡。诗人通过描写钟声未鸣和僧人睡眠的状态,突出了僧人们隐居山中的宁静生活。他们可以远离尘嚣,远离烦扰,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山中人”指的是隐居在凤山清明寺的僧人。他们远离尘世喧嚣,独享宁静,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诗人将他们描绘成一群隐士人,他们隐居在山中,个个都是隐士。

最后两句“长乐清明享福祥”,表达了僧人们长乐清明节的心情。在古代,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扫墓、祈福。而隐居在山中的僧人不受世俗的困扰,可以专心修行,享受着清明节的福祉和平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的宁静隐居生活和他们享受清明节的美好心情,给人一种静谧、安宁、舒适的感觉。通过描写僧人的起床和清明节的福祉,诗人将人们的关注点从纷繁的尘世转移到了宁静自在的修行生活中,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清静、远离尘嚣的向往。

诗词推荐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履道坊南竹径修,绿杨绿里水分流。众贤买得澄心景,独我居为养老秋。若比陈门成已僭,苟陪颜巷亦堪忧。无端风雨虽狂暴,不信能凌沈隐侯。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逆子嫁虏孙,西邻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享年八十已,历数穷苍生。七虎门源上,咆哮关内鸣。建都用鹑宿,设险因金城。舜曲烟火起,汾河珠翠明。海云引天仗,朔雪留边兵。作孽人怨久,其亡鬼信盈。素灵感刘季,白马从子婴。昏虐不务德,百代无芳声。

万壑千岩秋色里,歌眉醉眼争妍。一枝娇柳趁么弦。疑非香案吏,诏到小蓬天。乐事便成陈迹也,依人小月娟娟。尊前空唱短因缘。引船风又起,吹过浙江边。

绿房深窈。疏雨黄昏悄。门掩东风春又老。琪树生香缥缈。一枝晴雪初乾。几回惆怅东阑。料得和云入梦,翠衾夜夜生寒。

执手长亭无一语。泪眼汪汪,滴下阳关句。牵马欲行还复住。春风吹断梨花雨。海角三千千叠路。归侍玉皇,那复回头顾。旌旆已因风月驻。何妨醉过清明去。

梅花元自江南得。还醉江南客。雪中雨里为谁香。闻道数枝清笑、出东墙。多情宋玉还知否。梁苑无寻处。胭脂为萼玉为肌。却恨恼人桃杏、不同时。

墙根老树碧生苔,门卷疏帘一半开。岩影乍晴云欲散,雷声忽动雨还来。长堤隔水疑无路,瘦马冲泥念不才。朝往暮归缘底事,只须形影自相猜。

几年身在水云间,愈见花边下语难。犹有故人相慰藉,西山载酒未盟寒。

蹇步媻珊到竹溪,病眸眩瞀乱金篦。清风满座无尘事,遗墨盈编有旧题。久羡山人居水北,今知诗社续江西。醉吟跌宕谁能写,髣髴琳瑯识介圭。

积雨旱凉天,南风下水船。江山浑未识,鱼稻不论钱。在路几何日,得诗多少篇。何当重相见,尊酒话蝉联。

太行本无险,黄河谅非深。堂堂大丈夫,耻为游子吟。俯仰宇宙间,宁无圣贤心。何当五弦奏?南风听遗音。

落日春江上,无人倚杖时。私蛙鸣鼓吹,官柳舞腰支。猎远频翻臂,渔深数治丝。我犹无彼是,风岂有雄雌。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长客路。事逐孤鸿去。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阿监当头送好音,羊车行处载鸾衾。朝来领取铺宫例,御帕亲封少府金。

水仙镌蜡梅,来作散花雨。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