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黄省曾的《夜述一首》
拼音和注音
shǔ jiě mí wú dài , fēng qī bì lì gu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蘼芜:绿丝藻类
黄省曾
不详
原诗
暑解蘼芜带,风攲薜荔冠。
夕山红日迥,秋水白云宽。
客影侵吴野,游心掇楚兰。
今宵明月色,犹作异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