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

弹击京畿已五期,一廉始叹盖棺时。
君王万里犹明见,近有斯人却未知。

作品评述

《董宣》是宋代徐钧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董宣为主题,描绘了董宣对朝政的忧虑以及他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弹击京畿已五期,
一廉始叹盖棺时。
君王万里犹明见,
近有斯人却未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律诗的形式呈现,通过抒发作者对董宣的敬佩和忧虑之情。董宣是宋代政治家,他以清廉著称,为人正直,被人们所景仰。诗词的开篇表达了作者多次进谏朝廷的心情,使用了"弹击京畿已五期"的描述,意味着他多次以诚心和力量对朝政进行了抨击。

接下来的两句"一廉始叹盖棺时,君王万里犹明见"表达了董宣的廉洁和君王对其的赏识。"一廉"指董宣廉洁的品德,"始叹盖棺时"则暗示董宣已去世。"君王万里犹明见"则强调君王对董宣的了解和赏识,即使在万里之外,君王仍能看到董宣的杰出才华和品德。

最后两句"近有斯人却未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斯人"指的是类似董宣这样品德高尚的人,作者担心在当时朝廷的高层中,对这样的人物缺乏认识和了解,可能受到政治的排斥和忽视。

整首诗词通过对董宣的赞颂和对朝政的忧虑,展示了作者对清廉正直、有才华的政治家的推崇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担忧,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这样的人物,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介绍

徐钧,字秉国,号见心,兰溪(今属浙江)人。以父荫爲定远尉。宋亡不仕,金履祥尝延以教授诸子。精于史学,曾据《资治通鉴》所记事实,爲史咏一千五百三十首。今存《史咏集》二卷,五代部分已佚失。事见本集附许谦、黄溍、张枢序,清光绪《兰谿县志》卷五有传。 徐钧诗,以《宛委别藏·史咏集》爲底本,校以《续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

诗词推荐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秦帝东巡渡浙江,中流风紧墬书囊。至今收得磨残墨,犹带宫车载鲍香。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可怜饮啄镇随阳,何处闻时最断肠。万里波涛九秋後,五更风雨一灯旁。乾坤莽莽连舟楫,缯缴纷纷羃稻粱。安得入同羁旅意,悠悠南北不相伤。

阴森百亩林,所向无不好。俗客岂曾来,幽处通蓬岛。一色尽琅玕,坚润真可宝。天风时脱叶,满径堆残槁。适然宾客至,课奴先痛扫。要使吾心净,置之勿复道。

寒士百葅食藉佳,敢比八珍五侯家。分甘长贫体生粟,谁能一饱面发霞。自羹青菘烧芦菔,更杂石耳相天花。愿留佳士宿清昼,细引炉香深炷茶。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清晨有高会,宾从出东方。楚俗风烟古,汀洲草木凉。山情来远思,菊意在重阳。心忆华池上,从容鸳鹭行。

银屏曲曲掩秋尘,何处车声五色麟。飞燕曾为掌上舞,崔徽不及卷中真。蕙花清露纫成佩,菱带文波绣作茵。独倚疏桐无限思,尽冯鸡卜问江神。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可怜拾得,侧望徒劳。墨有消时恨不消。

寂寂春山一鸟鸣,春江入夜乱春声。长桥细月眉相约,远浦微波目共成。歌扇裂余犹见画,舞巾题处已无名。那堪一尺天涯路,空对繁星达曙明。

千骑远征夔子国,百篇还赋杜陵诗。虎牙突兀撑空出,恰似云开衡岳时。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麦须剪剪吹成浪,花口吟吟笑作东。莫道太平无处觅,便於此处见天真。

去时梅蕊全然少。

进酒彤闱盏未乾,春怀元老在长安。双壶犹带崤山雪,一酌能消塞北寒。好是弟兄同受赐,更邀宾客共交欢。逡巡若遇头纲品,感激方明壮士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