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胡曾的《咏史诗。延平津》
拼音和注音
yán píng jīn lù shuǐ róng róng , qiào bì wēi cén yī wàn zhò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溶溶:(书)(形)形容水面宽广:江水~|月色~。
平津:坦途;大道。古地名。汉时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孙弘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峭壁:(名)山崖像墙壁一样陡:悬崖~。[近]悬崖。
延平津: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原诗
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万重。昨夜七星潭底见,分明神剑化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