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字兰亭

倾城国色着胭脂,红字兰亭又出奇。
比换鹅书更姿媚,一杯卯酒醉西施。

作品评述

《朱字兰亭》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倾城国色妆点胭脂,
红字兰亭又别开生面。
比起换鹅毛笔更加婀娜多姿,
一杯卯酒让西施陶醉。

诗意:
《朱字兰亭》是一首描绘美丽女子的诗词。诗中以倾城国色的妆容来装点胭脂,以红字写就的兰亭,以及比起普通的鹅毛笔更加婀娜多姿的特点,展现了女子的魅力和独特之处。最后,诗人提到一杯卯酒,将美丽的女子西施陶醉,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迷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展现了方回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首句以“倾城国色”来形容女子的妆容,意味着她的美丽非常出众。接着,红字兰亭的出现给人以别样的感受,显示了女子的独特和与众不同。在第三句中,方回以比喻的手法,将女子的姿态与鹅毛笔的姿态相比较,强调了她的婀娜多姿和动人之处。最后一句中的卯酒和西施,以古代美女西施为象征,通过酒的陶醉来表达对美丽的赞美和迷恋之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美的魅力,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诗词更富有生动感和艺术感。方回通过这首诗词展示了他对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能力,使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扫石云随帚,耕山鸟傍人。(《闽志》)

隐有山林愿,閒非江海身。孔书罕言命,庄意闇同人。敢衒能鸣雁,须惭不猎鹑。缘何无丽句,多病极漳滨。

满地风霜菊绽金,醉来还弄不弦琴。南山多少悠悠意,千载无人会此心。

可怜衰病孰为媒,私喜邻邦得俊才。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荐,宣人也。〉

金谷惟堪贮俗尘,辋川今复得诗人。先生道是贫到骨,犹有山园斗大春。

宋玉正秋悲,那堪更别离。从来襟上泪,尽作鬓边丝。永水清如此,袁江色可知。到家黄菊坼,亦莫怪归迟。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山阳女子大字书,不比常流事梳洗。亲传笔法中郎孙,妙作蚕头鲁公体。试写麻牋滑似苔,黑蛟矫矫秋潭底。

十载同栖庐岳云,寒烧枯叶夜论文。在生未识公卿面,至死不离麋鹿群。从见蓬蒿丛坏屋,长忧雨雪透荒坟。把君诗句高声读,想得天高也合闻。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钟鼓非乐本,本末犹相因。仁声入人深,孟子言之醇。如何贞观君,从古同隋陈。风俗不粹美,惜哉世无臣。

东行西行一日过,深酌浅酌万事休。亦知衣食将不继,老甚安能怀百忧?

莫讶迩来栽竹。非恋眠前碧绿。惟爱岁寒心,使我自然不俗。不俗。不俗。清静志坚仙福。

万仞崖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休论今昨总皆非,世味诚甘与我违。蜀道虽如履平地,杜鹃终劝不如归。三冬自苦坐毛颖,一梦微官陪尉飞。夜久南枝翻倦鹊,茫茫月白众星稀。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鞭争万骑先。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歧南望一沾巾。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林邑回观山霭微,短亭杨柳弄晴晖。遥怜一骑登途日,逐客人人泪满衣。

雨过池塘路未乾,人家桑柘带春寒。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柳下两姝争饷路,花边一犬吠征鞍。行吟不得束溪听,借砚村庐自写看。

商车不足算缗来,桑孔咸阳悉茂材。一撮茂陵无觅处,建章门户至今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