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观潮三首

江水悠悠自在流,向人无恨不应愁。
相逢不觉浑相似,谁使清波早白头。

作品评述

诗词:《十七日观潮三首》
作者:陈师道(宋代)

江水悠悠自在流,
向人无恨不应愁。
相逢不觉浑相似,
谁使清波早白头。

这首诗描述了观潮的情景,并融入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江水悠悠自在流,
看着它自由自在地流淌。
向人无恨不应愁,
它并不对人们抱怨或忧愁。
相逢不觉浑相似,
当我们相遇时,感觉彼此很相似。
谁使清波早白头,
是什么让这清澈的波浪也变得苍老。

诗意:
这首诗借助观潮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变化,它自在地流淌,不为外界的恩怨和忧愁所困扰。作者通过观察江水,认识到人生中的相遇和别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经历,都会让彼此产生共鸣,仿佛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即使是清澈的波浪也会在岁月中逐渐苍老。

赏析:
《十七日观潮三首》这首诗以江水观潮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变化,它自由自在地流淌,不受人情世故的影响,也不为人们的恩怨和忧愁所困扰。作者通过观察江水,思考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别离,以及彼此之间的共鸣和相似之处。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岁月的不可逆转,即使是清澈的波浪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苍老。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板约红牙。歌翻白雪,杯泛流霞。苏小情多,潘郎年少,欢计生涯。轩窗临水人家。更门掩、青春杏花。百万呼卢,十千沽酒,不负韵华。

文士清高数米颠,蔡公门下讵能贤。探囊万一逢江盗,错认真州发运船。

一样风清共月明,平分那得外斯盟。合将长与贰同传,正恐君嫌誉过情。碑断文昌须改制,台高马援却逃名。色丝黄绢侬无分,悔不文园着力耕。

胡床一默,智游理窟。偏正往来,离微出没。上下混成也二仪之根,去来平等也三世之则。有时随应诸尘,不可说似一物。修证不无,污染不得。震之东,兑之西,离之南,坎之北。青州布衫,镇州萝蔔。当家行眼里有筋,本色汉舌头无骨。

谁将绝景傍家边,举足溪山已满前。莫恨微管清俸少,一亭风月不论钱。

室如悬磬众推贤。蓍草占来命尚邅。不耐扊扅愁妇室,且歌欸乃上渔船。杀青聊卒檀溪业,破白难耕好畴田。外日同归鞯尚暖,依然清梦绕苕川。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文若忠于操,嘉宝谄事温。晦翁叹难嗣,坡老惜无孙。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边角悲鸣霜扑地,将校宁甘泼寒戏。熊旗引队柳营晓,大羽插腰生意气。虎皮半卷并铁刀,臂鞲蜀锦团鵰袍。士不敢喘那敢骄,肃听号令惟所操。捻弦唾手试弓刀,例物角花金碗的。左军右军分两翼,簇簇飞星点红砾。一麾白羽入肩摩,三军欢踊声鸣鼍。教头喝赐谁多,铁丝箭者无以过。大

倚枕数更筹。清夜悠悠。竹风荷露小窗秋。往事迷人浑不省,总是离愁。无赖是横眸。济楚风流。一时搂揽著心头。调数梦魂将我去,明月重楼。

於戏中兴,驻跸东南。江沱之安,匪帝所堪。飙起霆驱,沛泽以甘。慰于望霓,意则可探。念昔臣甫,赋万丈潭。谓彼庆龙,潜雺隐岚。岂嵌窦是即,岂泉石是耽。救民一心,大造实参。方阳初骄,民忧未惔。彼界此疆,饮瓢粟甔。遵养必时,毕毓毕涵。亦既太甚,炎威孔燂。播奏之艰,□

蜀冈势与蜀山通,龙虎盘挐上紫空。小语还忧惊太一,高堂元自在天中。少师杨柳无遗迹,承旨歌谣有旧风。斜日芜城易兴感,忘怀犹喜故人同。

凋年赴陵邑,稚景怀京阙。引领枿鹊观,言旋桃李月。绿芜满芳甸,青山丽佳节。沙气已含春,柳意方辞雪。征夫虽迩近,同心仍阻绝。逃空庶无遗,赏胜聊自悦。吾其和天倪,将从庄生说。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仙源溯尽水西头,欲采汀花赋远游。岩径曲盘千嶂入,野桥斜度一溪流。明星拥旆连宵发,暗雨回车信宿留。望断遥空征雁没,片云何处是江州。

年丰岂特菱莲芡,米价新来如许贱。不孤后稷由已思,谁作颜回忍饥面。清朝已拜富民侯,太史莫书循吏传。我今何事不归田,豆饭芋魁甘得嚥。

绮窗人似莺藏柳。巧语春心透。声声清切入人深。一夜不知两鬓、雪霜侵。何时月下歌金缕。醉看行云住。懒将幽恨寄瑶琴。却倩金笼鹦鹉、递芳音。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管蔡既失道,周公遂相残。召公乃赋诗,棠棣良可观。圣贤尚如此,末世讵得安。斗粟与尺布,至今兴永叹。汝南贤伯仲,乡评蔼芝兰。冰清而玉洁,友于甚相欢。鸿雁识先后,鹡鴒知急难。同衣且共爨,怡怡生理宽。壎箎翕和乐,学海闚波澜。好爵岂终靳,未用咏考槃。他年表门闾,紫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