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喜见西风吹麦秋,年年为逭老农忧。
沾涂手足经年种,荐载珠玑一倍收。
壮齿君能亲稼穑,异时我亦困耡耰。
独怜紫竹堂前月,清夜娟娟照客愁。

作品评述

诗词:《读仲闵诗卷,因成长句》

喜见西风吹麦秋,
年年为逭老农忧。
沾涂手足经年种,
荐载珠玑一倍收。

壮齿君能亲稼穑,
异时我亦困耡耰。
独怜紫竹堂前月,
清夜娟娟照客愁。

中文译文:
喜欢看到西风吹拂麦子的秋天,
每年都为辛劳的农民担忧。
沾满泥土的手脚经年耕种,
辛勤劳动换来丰收的珍宝。

年轻力壮的君主亲自耕种,
在另一时刻,我也曾陷于繁忙的农耕。
独自怜爱紫竹堂前的明月,
在宁静的夜晚照亮客人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他的朋友仲闵的作品,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通过描述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佩和关怀。西风吹拂着麦子,预示着收获的季节的到来,作者为老农忧心忡忡,希望他们能够有丰收的一年。

诗中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沾满土壤的手脚象征着他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努力和辛苦换来了丰收,珍宝则指代着丰收的成果。

接着,作者将自己与君主进行对比,表示君主亲自耕种,而自己也曾经历过农耕的辛苦。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共情,认同农民的艰辛境遇。

最后两句描写了夜晚的景象,作者独自倚在紫竹堂前,仰望明亮的月光。这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客人的忧愁,表达了作者对疲惫和忧愁的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动的敬佩和同情,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思考。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动和自然的美好,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索。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十二岚峰挂夕晖,庙门深闭雾烟微。天高木落楚人思,山迥月残神女归。触石晴云凝翠鬓,度江寒雨湿罗衣。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

罢相归来再读书,定林庵内守清虚。少年错解周官处,悔杀当朝是误渠。

明时频忝武夷僊,俯仰人间只自怜。总角回思如昨日,挂冠过限已三年。病多晴日思行药,睡少清宵学坐禅。更叹衰孱不禁酒,地黄一盏即颓然。

晓楼烟槛出云霄,景下林塘已寂寥。城角为秋悲更远,护霜云破海天遥。

中天帝圃蕃英蕤,氤氲嘉祥凝朝曦。竹间芳种易封殖,叠萼三葩同茂枝。庆云景宿共灵意,鸿英托寓兹为美。华夷面内始并柯,慈孝欢心遂联蘤。云旂羽葆驻天临,玩此能无悦圣心。幽香自逐德馨远,丽色更缘眉彩深。因生轶草兼平露,荐祉神庭幸同侣,盛开已被帝琴风,纵落犹成佛天雨。

万里银潢贯紫虚,桥边螭辔待星姝。年年巧若从人乞,未省灵恩遍得无。

大驾峨千乘,长涂过百廛。尘清属车地,雪尽幔城天。步辇黎明降,华灯艾夜燃。升琮奠黄粹,荐璧捧苍圆。牲俎群灵匝,霞觞二祖联。上垓皆彻藉,小次但虚褰。不见纖萝动,惟闻杂佩旋。回云终乐奏,熏月上柴烟。日至方流庆,崧呼节献年。欲知釐事毕,鸡赦出楼前。

老稚悬知乐有馀,迎门先问小於菟。风烟满眼山环海,对酒还曾斲句无。

酒醒兴未已,诗成吟不休。一凉风满座,半夜月明楼。老骥思千里,飞鸿阅九州。故人何处在,谁作置书邮。

上宰坐论道,郊居仍里仁。六符既昭晰,万象随陶钧。旭旦下玉墀,鸣驺拂车茵。轩窗退残暑,风物迎萧辰。山泽蜃雨出,林塘鱼鸟驯。岂同求羊径,共是羲皇人。石君五曹重,左户三壤均。居止烟火接,逢迎鸡黍频。大方本无隅,盛德必有邻。千年郢曲后,复此闻阳春。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雨衣制青荷,雨笠编新箨。斯人沮溺流,日晏犹耕作。今年拟有秋,烹羊祭先穑。招我食力徒,斗酒聊取乐。酣歌击瓦盆,昨晚牛生犊。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妙本三元真火,收来锻炼成丹。药全二百四十元。颗颗圆明体现。丹里红霞缭绕,丁公食了飞仙。黄房睡觉总无言。方始婴儿才恋。

深碧沉沉冷欲秋,此时亭上饱追游。溪分溪合关何事,尚欠圜机订九流。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不似碧潭

刺促复刺促,哀歌不成曲。试听征人歌一声,切切乌乌泪相续。吾祖卜地三山麓,世业繁华称鼎族。七叶盛文儒,八代承章服。仙郎群从十三魁,司寇诸昆十一牧。青蚨无贯润高门,白蠹有编堆破屋。我家凤池东复东,我生白晢炯双瞳。九岁气食牛,十岁工雕虫。十二容华推宋玉,十三词藻

杖藜閒步小园来,喜见寒梅一萼开。若无春意犹羞涩,应待诗翁着句催。

鹑之奔奔,鹊之畺畺[1]。人之无良,我以为兄?鹊之畺畺,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