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婆娑三百尺,青衫还见读书孙。

出自金末元初代元好问的《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其二)》

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的《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lǎo shù pó suō sān bǎi chǐ , qīng shān hái jiàn dú shū s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读书:学习知识、技能等。

婆娑:(形)盘旋舞蹈的样子。

青衫:意思为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百尺:百尺,读音bǎi chǐ,汉语词语,意思为长度单位,等于十丈。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原诗

眼中华屋记生存,旧事无人可共论。

老树婆娑三百尺,青衫还见读书孙。

诗词推荐

马萧萧。燕支山中风飘飘。风飘飘。黄昏寒雨,直是无憀。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不见心如焦。心如焦。彩笺难寄,水远山遥。

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凡事回头看。

槎牙高树萧梢竹,绝岛风烟开短轴。更烦点笔作衰翁,啸月吟风饮山渌。

竹叶舟前客念家,慈云瓮里事如麻。而今不笑檀槐战,笑汝研桑了岁华。

所长孰不愿施之,岂肯言吾未信斯。大是此心真不昧,断知天地不容欺。

千载经纶一秃翁,王公谁不仰高风。缘何坐所添丁惨,不住山中住洛中。

贫来刍牧竟何疑,只是要秦一事非。爵禄无心殊已久,谁能白首恋轻肥。

禽言劝我不如归,似念官卑俸入微。或道哥哥行不得,家贫归去更无衣。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暮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年来年去头成白,斗酒楼前明月斟。

撩乱江云雪欲飞。小轩幽会酒行时。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歌舞地,喜追随。歙州端恨外迁迟。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时。

枝上好花无十日,松梢老叶有千年。静中勘破人间世,醒者常愚醉者贤。

水一塘,(舟仑)一只。(舟仑)头漾漾知风起,(舟仑)背萧萧闻雨滴。醉卧船中欲醒时,忽疑身是江南客。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覆船头。亚竹乱藤多照岸,如从凤口向湖州。

成都城南有蜀王旧苑,尤多梅,皆二百余年古木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遣恨泪痕里。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宣华,故蜀苑名。

未遂去蓬瀛,閒居在舜城。七弦调似性,万卷记如名。下榻留山相,敲门认竺卿。中条与太华,窗里见峥嵘。

雁雁西北来,亦复东南翔。动物各有时,吾当谨行藏。厚墐违严风,密袂御凛霜。陶然茅檐下,一笑生春阳。

蒋陵健儿身手捷,青年好游仍好侠。锦衣绣帽彩丝囊,绿鬓葱茏映朱颊。春风二月蒋陵西,柳暗秦淮花满堤。窈袅金鞍摇日出,轻盈紫陌踏花嘶。佳人纨扇和诗赠,上客金瓶带酒携。上客留连正及时,佳人妙舞斗腰肢。舞回璧月当空见,歌罢杨花似雪飞。杨花似雪纷纷落,酣醉人前夸浪谑。

小舆升殿掌钧台,不免无憀却忆回。应恨被他何胤误,悔先容易出山来。

香气恼人休不得,荒林月里夜相过。花应笑客有底急,客若不来花奈何。

本无食肉相,每饭甘藜羹。侯鲭岂不佳,怯怯疑生兵。

最是慈祥日,为臣惨刻闻。弯弓屠善类,刺骨见深文。流毒嗟苛吏,伤恩负此君。不知惭簿责,一死尚何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