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秀卿梅二首

月中仙子解征骖,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玉肌得共岁寒三。

作品评述

《和秀卿梅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明中。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中仙子解征骖,
不是株林见夏南。
松竹不凋霜后翠,
玉肌得共岁寒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子与一个名叫秀卿的人共赏梅花的情景。仙子坐在月亮中,下凡解下了仙马的鞍勒,来到人间与秀卿相会。她不是从北方的林中来,而是从南方的夏天到来。在寒冷的冬天,松树和竹子依然保持着翠绿的色彩,没有凋谢。仙子的肌肤也经受住了岁月的寒冷考验,依然像玉一样光滑。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幽美的意象和流畅的句子描绘了一幅寓意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仙子和秀卿共赏梅花的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和纯洁。仙子是月中的存在,象征着高洁和超凡,而秀卿则是凡间的人,代表了平凡的世俗生活。他们在梅花下相会,象征了纯洁与美丽的结合。诗中的松树和竹子不凋霜后翠,暗示了坚韧和不屈的品质。而仙子的肌肤经受住岁寒的考验,寓意着真挚的情感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整首诗意境清新脱俗,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纯洁、坚韧品质的赞美。它同时也带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味,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纯粹的美的存在。整首诗词以其华丽的辞藻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追求。

诗词推荐

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

通义固多贤,我昔守此邦。不肯入城府,私独敬老庞。今谁念我去,帐空列麾幢。感子能远来,香醪发春缸。共登烟雨楼,相对云雾窗。赠贻诗五字,何啻璧一双。词源极峻洁,石齿漱琮琮。惊怪得尔清,中有玻璃江。

寿安楼子重重蕊。少见如鱼尾。向来染得渭脂红。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赪鳞似是人谁信。但向残红认。若教随水去悠然。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鱼尾寿安)

清明村落自相过,小妇簪花分外多。更待山头明月上,相招去踏竹枝歌。

这华宗,能顺我。净意清心,认取逍遥卧。日日凡尘仍便躲。管取教公,快乐无摧挫。早回头,休漫过。灭尽无明,远了寻常火。点灵光山上锁。稳驾白云,五色霞中坐。

小园茶树数十许,走寄萌芽初得尝。虽无山顶烟岚润,亦有灵泉一派香。

竹颭斜梢,荷倾馀沥,晚风初到南池。雨收池上,高柳乱蝉嘶。冉冉莲香满院,夕阳映、红浸庭闱。凉生到,碧瓜破玉,白酒酌玻璃。思量,浮世事,枯荣辱宠,欢喜忧悲。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粗有田园笑傲,拣些个、朋友追随。好时景,莫教挫过,撞著醉如泥。

无双佳誉久腾芳,暂解繁机下帝旁。举世不能容直道,清时聊欲款江乡。修涂按辔三秋雨,别殿陪祠一炷香。顾我辱知门下久,语离清泪洒沧浪。

于穆我皇,之德之纯。涵濡群生,矧我遗民。连齐跨晋,输贡效珍。土宇日闢,一视同仁。

何年移植在僧家,一簇柔条缀彩霞。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天晴白云高,乔木荫初暑。久客倦红尘,爱此崖寺古。时危僧饭少,日晏无钟鼓。下马憩幽轩,光风转林莽。新竹雨来香,余花夏方吐。避地适三巴,精蓝暂延伫。回忆鹿门游,淫淫涕如雨。

远天明月出,照此谁家楼。上有罗衣裳,凉风吹不休。

天雨萧萧滞茅屋,冷猿秋雁不胜悲。床床屋漏无乾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艇子归来月未升,汀洲宛转夕烟凝。荧荧一点垂杨下,知是渔人结网灯。

兹庵擅佳境,一到愿方偿。钟鼓江湖笠,琴棋水竹房。相逢多故旧,小憩得清凉。自笑因级浅,又催行路忙。

珠商贝客市门听,牙侩闲边自品评。郡将不收蕃船物,今年价比向年平。

昔岁登临未衰飒,不知何事爱伤情。今来揽镜翻堪喜,乱后霜须长几茎。

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馀。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猿拨孤云破,钟撞众木疏。社坛踪迹在,重结复何如。

贫恨一心多,此心却老婆。打破关南鼓,和起德山歌。

机谋时未有,多向弈棋销。已与山僧敌,无令海客饶。静驱云阵起,疏点雁行遥。夜雨如相忆,松窗更见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