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池阳曾学士

山万重兮水万枝,堆青流碧冷便宜。
算来免得生遥恨,不在诗情在祖师。

作品评述

诗词:《寄池阳曾学士》
朝代:宋代
作者:释重显

中文译文:
山万重兮水万枝,
堆青流碧冷便宜。
算来免得生遥恨,
不在诗情在祖师。

诗意及赏析:
《寄池阳曾学士》是宋代释重显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遥远之感的思考和对于祖师敬仰之情。

首句"山万重兮水万枝"以山和水来描绘遥远的景象,山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宏大而壮丽的象征。这里的山和水无处不在,无穷无尽,似乎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延伸,使人感叹人生的遥远和无穷。

接下来的两句"堆青流碧冷便宜,算来免得生遥恨"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冷漠和对于远方的遗憾之情。"堆青流碧冷便宜"中的"冷便宜"意味着对于平淡无奇生活的适应和安于现状。而"算来免得生遥恨"则暗示了作者对于远离家乡的遗憾和对于离别之苦的思考。

最后一句"不在诗情在祖师"则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作者认为,他的情感并不在于诗情抒发,而在于对于祖师的崇敬和缅怀。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对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回归,作者通过向祖师致敬来凝聚自己的情感和寄托自己的思绪。

总的来说,《寄池阳曾学士》通过山水、遥远与祖师的对比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遥远和生活无奈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与祖先的敬仰和回归。这首诗虽然简短,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推荐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欲穿九曲通淮子,只费春夫数日工。但见荷花三十里,何须更有大雷宫。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登临萧寺几回头,石怪林深山自秋。地布黄金长照日,泉溜碧玉暗通沟。浚穿地脉疑无底,静啮崖根更不流。多谢老僧勤供佛,井华晓汲注瓷瓯。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後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南州春又到。向腊尽冬残,冰姑先报。芳心爱春早。露生香馥馥,靓妆皎皎。诗人最巧。道竹外、斜枝更好。旋移根引水,浇培松竹,凑成三妙。回首。当年客里,荆棘途中,幸陪欢笑。闲愁似扫。记风雪、关山道。待飘花结子,和羹煮酒,还我山居送老。那青红、浪蕊浮花,尽锄去了。

山门寂寞唐栖寺,别去闲居又一年。草暗暮田君雁远,花明春院一僧禅。云房夕磬浮清雨,水殿寒灯宿细烟。作得诗成无寄处,几回遥认隔溪船。

登台并马出都门,满地东风动草根。千里乡心悲过鸟,一年佳节藉芳尊。回牜雪积春还在,远戍烟拖晚更昏。酩酊归来思何限,断鸥饥鹭立沙痕。

邻家争插红紫归,诗人独行嗅芳草。丛边幽蠹更不凡,蝴蝶纷纷逐花老。

秋水涵空如镜净。满镜清寒,倒碧摇山影。药户谁抨圆玉静。碧纱人怯黄昏醒。丛桂小山寒井井。唤起江南,一叶莼鲈兴。先自新愁愁夜永。不堪宋□重提省。

坛下雪初霁,南城冻欲生。斋心祠上帝,高步领名卿。沐浴含芳泽,周旋听佩声。犹怜广平守,寂寞竟何成。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能师还世名还在,空闭禅堂满院苔。花树不随人寂寞,数枝犹自出墙来。

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鏁心胸。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旧说王侯无世种,古尝富贵及耕佣。须将大道为奇遇,莫踏人间龌龊纵。

太白摇芒芒,只在西山阳。常言欲千里,一夜千里长。酒尽还磊磈,出匣鸣干将。兰菊犹有秋,白日安可量。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一名一箩金、黄金缕、明月生南浦、凤栖梧、鹊蹋枝、卷珠帘、鱼水同欢)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香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前波法涌,後波大通。大通法涌,彻底澄空。圆照愿海,千沤一实。圆通法流,滔天沃日。三世一念,十方见前。铜崖铁壁,不可攀缘。见即弹指,蹉过万千。大则偏圆异位,通则真假同源。观者著眼,是传非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