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祭虎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měng hǔ zài qián lín , qún shǐ jiàn wǒ sh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猛虎:凶猛的老虎,有时也用于比喻强大勇敢或者凶残自私的人。
蓝仁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原诗
猛虎在前林,群豕践我黍。
饥来搏食之,绝迹秋田里。
虎非兽之良,推功及田父。
流传不可忘,南村朝祭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