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君房言语妙知名,元凯春秋癖已成。
作者风流公莫让,要令江海听文鸣。

作品评述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是宋代李廌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君房言语妙知名,
元凯春秋癖已成。
作者风流公莫让,
要令江海听文鸣。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元勋元凯的赞赏和送别之情。元凯以其才华和成就而闻名于世,而作者认为自己也有一定的风流才情,希望能够让江海河山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以表达自己的文采和才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词章的形式,以送别元勋元凯为题材。首句“君房言语妙知名”,表达了元勋元凯在文人士子中的声誉,他的言辞精妙,名声远播。接着,“元凯春秋癖已成”,揭示了元凯对于历史和文学的痴迷,已经形成了他的个性特征。作者在这两句中虚实结合,既赞美了元勋的才华,又点出了他的个人癖好。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风流公莫让,要令江海听文鸣”,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采的自信和渴望被广泛传播的愿望。他自称“风流公”,意味着自己也有一定的才情和魅力。他希望自己的文采之声能够传遍江海,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声音。

整首诗词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元勋元凯和自身文才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的自信和对文学的追求。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君房言语妙知名”和“要令江海听文鸣”,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表达力。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厌作人间粥饭僧,等閒来续义铦灯。近吟气味无蔬笋,旧学工夫尚葛藤。花下飞鞭身洒落,风前扶帽发鬅鬙。浪仙素不修书问,有愧昌黎诧可朋。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婆澜。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荒须动斗牛寒。

蟹螯红熟鲻鱼活,此兴重来未有时。

石屏苔色凉,流水绕祠堂。巢鹊疑天汉,潭花似镜妆。神来云雨合,神去蕙兰香。不复闻双佩,山门空夕阳。

黄梅夜半,鸡足峰前。承虚接响,互相热瞒。

西埏里接韭溪流,一篑瓶山古木秋。惯是争枝乌未宿,夜深啼上月波楼。

三五年时折桂来,也曾班底戴花回。而今四十还流落,却被人呼老秀才。

朝别使君门,暮投江上村。从来无旧分,临去望何恩。行计自不定,此心谁与论。秋猿叫寒月,只欲断人魂。

冢上白杨今十年,楼头燕子尚留连。铜台多少丁宁恨,谁向西陵望墓田?

深杏小桃暄午昼,游丝飞絮搅长空。觉来一枕轩窗静,燕子双双西又东。

世尊拈花,迦叶微花。天际二轮,更相互照。若能截断老瞿昙,闭目黄河只一跳。

许昌门外驱霆雳,玉筋惊抛夜无迹。五花骄马云作蹄,飞渡檀溪人未识。大隄八月阴风起,叶落花黄心欲死。山枯石裂见苍龙,三十六鳞才赴水。逢逢搥鼓上瞿塘,老瞒落笔三川忙。蓬莱一夜两鳌死,血殷海水天无光。金戈铁马宫前道,龙旗未卷君王老。当时玉座醉春桃,今日铜驼泣秋草。

平生苦战忆山西,抚剑临风气吐霓。戟户当衢容驷马,髯奴绕帐列生犀。新丰酒满清商咽,武库兵销太白低。髀肉渐生衣带缓,早朝空听汝南鸡。

濩落非时用,栖迟送此生。只知求醉死,何惮得狂名。伏枥天涯老,吞舟海澨横。眼前交旧尽,有泪对谁倾!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高鸟下残照,白烟生远林。更闻清磬发,聊喜缓尘襟。

莫怪庞公不入成,都比无事可牵萦。客来遇酒饮何害,客去投床梦亦清。

金刀剪紫绒,与郎作轻履。愿化双仙凫,飞来入闺里。

玉景明心,木鸡修性,要须和会三家。未知头面,何处认摩耶。自有身中异境,藏巨浪、一点笼纱。升沈际,难将赋得,有限逐无涯。时时,须点检,随缘遣性,何更兴嗟。那浩然独得,迥绝痕瑕。妙占熙风惠日,乘正气、三缕明霞。真机运,连环放下,无处不光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