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八首

董卓犹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杨时。
善人寿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护持。

作品评述

《读史八首》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善恶报应的信念。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史八首

董卓犹知用荀爽,
蔡京也解召杨时。
善人寿命如松柏,
自有神明好护持。

译文:

董卓尚能知道荀爽的才能,
蔡京也明白该召唤杨时。
善良的人的寿命像松柏一样长久,
因为有神灵护佑他们。

诗意: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董卓和蔡京为例,探讨了善恶报应的主题。董卓是一个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而荀爽是他的重要谋士。蔡京则是一个被认为是奸臣的官员,而杨时则是他的属下。然而,诗人指出,即使是董卓和蔡京这样的人,也能够认识到善良的人才的重要性,这暗示了一个道德的普遍原则。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善人的寿命会像松柏一样长久,并因为有神明的庇护而受到保佑的信念。

赏析:

陈普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点名,以及对荀爽和杨时的提及,展示了历史中善恶的对比。这种对比强调了善良和正直的重要性,即使在充斥着邪恶和腐败的时代。通过描绘善人生命寿命长久的形象,诗人传达了一种信仰,即善行会得到神明的庇佑和保护。这种信仰给人以希望和力量,鼓励人们在追求善良道德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总之,这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表达了善恶报应的信念。它提醒人们在充满挑战和诱惑的世界中保持正直和善良,相信善良的行为会得到神明的庇佑,而善人的价值将超越时代的变迁。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一天西雨又东晴,唤作阴晴雨不成。朝睡着人浑未觉,鸣嘤枝上一声声。

乐叟干将剑,锋铓凛不收。之人独和厚,与世极沉浮。淑气长三月,高怀自九秋。洞门元不锁,依旧少从游。

破月馀光淡禁街,驻车聊候九门开。双蟠晓阙苍龙动,斜倚春城北斗回。漏箭急传催叠鼓,酒炉争拥卖寒醅。元规尘影真堪畏,已傍游人要路来。

得意中人嫌太雅,眼胞上捧为多般。从今邂逅逢花处,要似茱萸子细看。

巽风起东南,大地万物小。吴门共延瞩,匹练横江表。

试上高台望绿芜,一春芳意向人疏。残花半落红无几,新笋争长绿有馀。底处流霞残别酌,即时油壁欠来车。不须更向昆池去,便有胡僧话劫初。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别有凌空一叶,泛青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何地避春愁,终年忆旧游。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客路偏逢雨,乡山不入楼。故园桃李月,伊水向东流。

春来秋又去,尘事转茫茫。天下若无死,人间应更忙。燕衔泥葺垒,蜂酿蜜为房。独有幽栖者,眼高空八荒。

杨柳风吹神雨晴,樱桃花发野塘春。归来依旧青山好,白发看山有几人。

霜月亭亭时节,野溪开冰灼。故人信付江南,归也仗谁托。寒影低横,轻香暗度,疏篱幽院何在,秦楼朱阁。称帘幕。携酒共看,依依承醉更堪作。雅淡一种天然,如雪缀烟薄。肠断相逢,手拈嫩枝,追思浑似,那人浅妆梳掠。

借寇何能共此邦,离怀未易寸心降。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

年年睡债苦相关,好梦长随苦角残。作意归来偿宿负,透窗遮莫已三竿。

常怀独往意,此日去朝簪。丹诏荣归骑,清风满故林。诸侯新起敬,遗老重相寻。在处饶山水,堪行慰所心。

景色融融万卉新,潜知青帝又东巡。阴崖竹树犹欹雪,暖砌莺花已觉春。吟苦渐惊华发乱,身闲终忌俗流亲。寥寥此意将谁说,回首禅门有故人。

扪萝梯峭石,直上青云端。咫尺星斗光,冷射人心寒。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金翡翠,绣鸳鸯。春风花暖柳绵香。殷勤未数闲情赋,不愿将身作枕

年年心与雪霜期,一点寒生古树枝。昨夜故休相问信,隔窗无月坐移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