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公燕诗九首(其九)元瑜》
拼音和注音
hàn mò fēng yǔ jí , xīng wén ruò fú y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翰墨:(书)(名)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兴文:提倡文治﹐致力教化。有感而发之文。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知己难再遇,揽衣及良辰。
天衢飞高翼,清流濯纤鳞。
摇落易为感,孰能爱此身。
恩义不潜畅,举座皆异人。
公子善养士,中外常所亲。
侍会此高堂,羽觞何纷员。
翰墨风雨集,兴文若浮云。
翩翩致足乐,愿言守明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