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作品评述

古歌注释

①萧萧:寒风之声。 
②胡地:古代胡人居北方,故后即用以代指北方。飙(biāo)风:暴风。 
③修修:与“翛翛”通,鸟尾敝坏无润泽貌,这里借喻树木干枯如鸟尾。
④思:悲。末二句是说难言的悲感回环在心里,好像车轮滚来滚去。

古歌鉴赏

  读这首诗,容不得人情感上有所酝酿,劈头便为一派浓重的忧愁所笼盖——一个苍莽悲凉的秋日,一场郁郁无欢的怅饮,本已令人愁闷难耐。何况还有那吹不尽的秋风,老是在帐外“萧萧”地响,更教人愁杀。“秋风萧萧愁杀人”,这一句突发的啸叹,正将主人公心头的万缕愁绪,化作烈烈秋风,“苍茫而来”,立时令人生出一种“不可遏抑”的困扰之感。“出亦愁,入亦愁”,则以细节刻画,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不禁使人感到,那困扰着主人公的忧愁,竟怎样难以趋避、无可摆脱。受这困扰的,不止主人公一人:“座中何人谁不怀忧?”既称“何人”,又加“谁不”,这双重反问告诉人们:那忧愁正如病魔一样,已侵袭到所有在座者的心腑。使主人公所对无非忧者、所闻无非愁叹——这样的日子,真能耗蚀人的青春,加速衰老之期的到来。难怪主人公要发出“令我白头”的幽幽哀叹了。

  以上一节,一味写“愁”,使人来不及细想,先就浸染上了那摆脱不开的忧愁。读者不免要问:诗中主人公是谁?他究竟为什么如此忧愁?第二节诗,正为读者解开了疑团:“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胡地”,即塞外胡人居处之地。主人公既呼之为“胡”,可见他自己不是胡人。联系下文“离家日趋远”一句,可知主人公应是远离家乡、出塞戍守的汉卒。对于初到塞外的旅人来说,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的异域风光,实在是新鲜而奇妙的。但作为戍卒而久居胡地,看惯了浩瀚的黄沙,见不到几多绿意。秋冬之际,唯有呼啸的飚风,时时摇撼着稀疏的高树。那滋味可就大不好受了。它们所能勾起的,只能是千重忧虑、万里思情。读到这里,读者便可恍然大悟:主人公之所以“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之人之所以“谁不怀忧”,那都是心揣着有家难归的万里离思的缘故。在这样的断肠人眼中,无论是“飚风”,无论是“修树”,触目间全都化成了一片愁雾。故此二句看似写景,实亦写愁,正与上文“秋风萧萧愁杀人”相应,将满腹的忧愁“外化”了。

  如果说,忧愁可以催人衰老,它首先带给人们的,则是憔悴和消瘦。“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诗中的主人公,正因为飘泊异乡、离家日远,被愁思消磨得茕茕骨立了。但诗人却不肯明言,而是巧妙地运用“衣带”之“日缓(松)”,以反衬主人公身躯的日见消瘦,写得含蕴不露而哀情深长。一位形销骨立的戍卒,就这样独伫于塞外荒漠,默默无语地遥望着万里乡关:“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他不是无语可说,而是心中塞满了愁思,纵然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要描述这样一种痛苦之状,笔墨是难以胜任的。但人们在极度痛苦之中,想象力就往往特别活跃,笔底口中便常常跳出奇语。《卫风·河广》的主人公,在眺望黄河彼岸的故国时,思归心切,就唱出了“谁谓河广,一苇杭(渡)之”的奇句。而这首歌的主人公,为抒写胸中难以排遣的痛苦,竟想出了“肠中车轮转”这一奇喻。用滚滚车轮在肠中的转动,写主人公无可言传的曲曲愁思,真是形象得教人吃惊。也正因为如此,戍卒那离家万里的痛苦怀思,才以更强的力度震荡了读者的心弦,使人不能不为之悚然动容。

  有人认为,《古歌》所抒写的,是“游子天涯之感”,恐怕不确。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它应该就是“胡地”戍卒的思乡怀归之作。东汉曾多次对羌人用兵,战争均延续十数年之久。朝廷之将贪功而无能,至使离乡征戍之卒“进不得力战,退不得温饱”,大批丧生于“胡地”、边境。这正是《古歌》之类思乡之作产生的背景。这首歌熔抒情、写景于一炉,在“秋风萧萧”中抒写困扰戍卒的愁思;又将它融于异乡的修树、荒漠的飚风之中,变得更加蓬勃、纷扬;最后忽设奇喻,将其化为辘辘车轮,在肠中滚转不已。如此形象的情感抒写,显示出汉乐府民歌在抒情艺术上已有怎样长足的进步。能够与它比美的,在汉代,恐怕只有“长于抒情”的《古诗十九首》了。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块然木石本无情,底事纷纷如许争。天遣人间作仇敌,只缘黑白太分明。

古诗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古诗

可惜天南无此花,腰身略似海塘斜。难忘槐市街南宅,小疏群芳稿一车。

古诗

孤芳寒艳绝难依,邺下关中不赋诗。未必江南有才子,也应先是七三辞。

古诗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

古诗

持我五字句,送子千里别。芜菁满地花,柳絮漫天雪。去去当何之,苕川賸风月。风月还相思,江山岂相越。

古诗

客窗曾剪灯花弄。谁教来去如春梦。冷落旧梅台。小桃相次开。人间春易老。只有山中好。闲却槿花篱。莫教溪外知。

古诗

风雨去家行,手龟面黧黑。屠龙非世资,学问求自得。我思脊令诗,同飞复同息。兄弟无相远,急难要羽翼。

古诗

江路木犀天。梨枣吹风树树悬。只道荔枝无驿使,依然。赢得骊珠万颗传。香露滴芳鲜。并蒂连枝照绮筵。惊走梧桐双睡鹊,腰底黄金作弹圆。

古诗

山翁何处是便宜,正是晴窗睡足时。庭户无人春寂寂,入帘幽鸟语高低。

古诗

身如云样轻,心似月兮皎。何物堪赠居,一颗安期枣。

古诗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古诗

诗情郁郁见须眉,何意君能辄识之。目击道存真有得,傍观袖手岂非痴。

古诗

万里孤飞羽翼残,一声时复叫云寒。江湖群侣今难得,随处烟波且自安。

古诗

番邑於今剧,民风自古雄。琴堂惭久摄,剑狱喜新空。纆索尘埃里,桁杨片段中。使君端不扰,顾我百无功。

古诗

雨气随云却上天,山头已扫欲晴烟。柳条不尽空围岸,荷叶犹新未碍船。时序百年催乐事,乾坤一笑入诗篇。主人著姓平原后,莫惜金樽醉绮筵。

古诗

百花时节燕莺忙,书日如年懒课香。午枕梦回人悄悄,一声啼鸟傍斜阳。

古诗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古诗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古诗

世事龊龊饥寒语,恩怨嘈然相尔汝。蝇营狗苟端可怜,不见秋风黄鹄举。君看三山夜降神,钟成人杰超不群。堂堂劲气薄霄汉,藐视四海岂无人。箪瓢陋巷谁知己,自足一樽钓秋水。谁使文星射紫微,天书遂敕川龙起。笑来南国开绛帐,议论清明森万象。已令炉锤无顽金,九万却抟羊角上。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