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招宝山

宇宙初开闢,何神立此山。
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门关。
浪恶蛟龙怒,云深虎豹闲。
潮期与日月,千古一循环。

作品评述

《登招宝山》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宇宙初开辟,何神立此山。
中流有一根天柱石,大地有一道海门关。
波涛汹涌,恶龙和蛟螭怒吼;云雾深沉,虎豹闲逸游荡。
潮汐与日月交替,千古一次循环。

诗意:
《登招宝山》以壮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宇宙间大气磅礴的景象。诗人以山为象征,表达了对宇宙、自然和人生起源的思考和赞美。诗中的山被描绘为宇宙的支柱,连接着天地之间的关隘。同时,诗人以浩渺的海洋、咆哮的龙和蛟螭、潜行的虎豹以及循环的潮汐和日月,展示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和恢弘的律动。

赏析:
《登招宝山》以其豪放的笔触和雄壮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的敬畏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山象征着宇宙的中心和秩序的源头,是连接天地的纽带。天柱石和海门关则象征着宇宙的稳定和循环,它们的存在使得宇宙万物得以和谐运转。诗人运用波涛汹涌、恶龙和蛟螭的形象以及云雾深沉、虎豹闲逸的描绘,凸显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潮汐和日月的循环更是象征着宇宙和时间的无尽循环,表达了生命和历史的永恒性。整首诗气势磅礴,意境广阔,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庞大和自然的神秘,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造物无情岂我私,从来不使堕危机。青云路近常排去,白浪堆高亦脱归。残稿尚存空自许,故人略尽欲谁依?新春雪暗山村路,且复焚香独掩扉。

携手童乌三尺强,已知经术胜文章。可怜不见凌云日,迸洒西风泪几行。

既有史才,又得墨妙。今古言辞,事功谈笑。蜀人之藏,曰维其棠。我时其传,以著不忘。

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重叠画瞻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轨迹未及安。长辔忽已整。道遐觉日短。忧深使心褊。

济楚好得些。憔悴损、都是因它。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人唦。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

摩挲狠石睨英雄,俊辩俄生万壑风。还记卧龙怜小姊,独来床下拜庞公。

诗酒如今谁主盟,须还酣赋老先生。三杯两醆莺花底,一斗百篇谈笑成。太白自翻新乐府,小蛮度入妙歌声。生前身後名兼饮,二事何曾有重轻。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歌诗精外学,天子是知音。坐夏宫钟近,宁亲剑阁深。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自此栖禅者,因师满蜀吟。

柳丝稀处见前山,半在云间半雾间。回首乱红浓翠里,春风啼鸟更绵蛮。

积雨淹连骑,新波滟广池。喜闻重到客,更作复游诗。逐水无留絮,飘空有断丝。送春吾得地,一问故人期。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笑我曾游万里。甚匆匆、便成归计。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镜湖四月正清和,白塔红桥小艇过。梅雨晴时插秧鼓,苹风生处采菱歌。沉迷簿领吟哦少,淹泊蛮荒感慨多。谁谓吾庐六千里,眼中历历见渔蓑。

腾身已往化为龙,未化先拔济物功。六月乾坤尘扑火,行人无个不清风。

画马当年李伯时,长怀鲁直子瞻诗。朝廷□道人才盛,元佑风流再见之。

玉宸朝晚,忽掩赭黄衣。愁雾锁金扉。蓬莱待得仙丹至,人世已成非。龙轩天仗转西畿。旌旆入云飞。望陵宫女垂红泪,不见翠舆归。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