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题司马寺丞约汪倅赵倅携酒相过涧亭》
拼音和注音
xī shān qián hòu cù shuāng jīng , xiá rì chéng nán qǔ cì x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前后:(名)①比某一特定时间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时间:春节~。②(时间)从开始到结束:这项工作~用了半年时间。③某一人或物的前面和后面:屋子的~各有一条小溪。
暇日:暇日xiárì闲暇的时日安得使予多暇日。——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溪山前后簇双旌,暇日城南取次行。
因到小园寻胜事,更于野寺畅幽情。
联翩别乘同歌吹,落拓閒民亦兕觥。
元祐相家文物在,唤回洛社旧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