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判官还扬子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
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作品评述

送崔判官还扬子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
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坰。
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崔判官返回扬子

轻启疏阔的信,依依不舍地在姑亭下辞别。
秋天的声音充满了杨柳,夕阳的色彩环绕着郊野的小山。
迷离的湖光山色摇动起归思,看着山峦挡住了楚地的使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在唐代写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崔判官远行的依依不舍之情。诗篇的情感表现简练而深沉,通过描写秋天的声音和夕阳的色彩来烘托离别的情绪。

诗中的“祗远役”指的是崔判官远行的任务,诗人表示这个任务轻而易举,却又遥不可及。他在姑亭下与崔判官告别,心中充满了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秋声满杨柳”来形容秋天的声音弥漫在杨柳之间,这一琴瑟和鸣的景象与离别的伤感相呼应。而“暮色绕郊坰”则展示了夕阳余辉把郊野的小山衬托得金黄辉煌,给人一种离别的悲壮之感。

最后两句“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则是对离别之情的更进一步的渲染。烟水摇动之下,诗人产生了思乡之情,山峦挡住了楚地的使者,进一步加深了诗篇的离别意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被送别者的留恋之情,以及面对别离带来的伤感和思乡之情。通过秋天景色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诗人将离别的情绪与大自然相融合,使诗词更具感染力。

作者介绍

皎然,名昼,姓谢氏,长城人,灵运十世孙也。居杼山,文章儁丽,颜真卿、韦应物竝重之,与之酬倡。贞元中,敕写其文集,入于祕阁。诗七卷。 皎然,福州人。嗣灵峰。住福州长生山,世称长生和尚。诗二首。(《全唐诗》卷八一五所收皎然为贞元间僧,此为另一人)

诗词推荐

倦来睡思酒般醲,晓起东园看晓风。孤负梅花三四日,新年人事到城中。

蒙叟云聃死,当时有吊宾。始知关尹子,迂诞诳愚人。

有耻宿龙门,精彩先瞰浑。眼瘦呈近店,睡响彻遥林。埒囊将旧识,制被异新婚。谁言骢马使,翻作蛰熊蹲。

面门竖亚摩醯眼,肘后斜悬夺命符。瞎却眼,解却符,赵州东壁挂葫芦。

松底柴门尽日关,主人西去几时还。长鑱委地黄精老,时有寒猿啸砚山。

与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峡。宋子虽世旧,谈笑顷不接。二君皆宦游,畴昔共科甲。唯我老且闲,独得离圈柙。少年实强锐,议论今我怯。有如乘风箭,勇发岂顾帖。置酒来相邀,殷勤为留楫。杨君旧痛饮,浅水安足涉。嗟我素不任,一酌已頳颊。去生别怀怆,有子旅意惬。舍棹治陆行,岁晚

石龟尚怀海。我宁忘故乡。

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醉后红绡都不记,□剩,幽香却解逐人来。松畔扶间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清兴两相催。云栖子见示管夫人雪梅,与今日情景适合,因题一调定风波云。瓒记。珊

黏罕中间陷两京,当时兀术尚无名。如今索斗无时了,不使山川见太平。

行年六十有三岁,二十五年居洛阳。林静城中得山景,池平坐上见江乡。赏花长被杯盘苦,爱月屡为风露伤。看了太平无限好,此身老去又何妨。

银潢滚滚碧流长,洗出清秋百种芳。著蕊半殷生桂子,离群独立有天香。仙人肃啄遥相过,野老婆娑日在傍。正喜奇姿媚霜露,不随时世学新妆。

仙衣云样拂轻缁,林下神情特地宜。妒妇津头风恐急,坏妆聊为变冰姿。

侧生海畔远难将,风日尤能变色浆。借问驿驰丞相府,何如辇致道山堂。

岁暮欣逢盖共倾,川涂南北岂忘情。事经官路心应折,地入家山眼更明。江上月华空自照,梅边春意恰相迎。关河不锁真消息,野客犹能听治声。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破月馀光淡禁街,驻车聊候九门开。双蟠晓阙苍龙动,斜倚春城北斗回。漏箭急传催叠鼓,酒炉争拥卖寒醅。元规尘影真堪畏,已傍游人要路来。

才适邦家用,学非章句儒。遭逢初莫测,流落一长吁。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收功太原守,谈笑视羌胡。

一轮丹桂窅窊树。光景疑非暮。天公著意在兹时。扫尽微云点缀、展清池。樽前金奏无晨露。只有君房语。骊驹客莫赋归诗。东道留连应赋、不庸归。

帝室中兴运更赊,如闻庙议尚堪嗟。和亲费尽三公力,兵革伤残百姓家。解使亚夫营细柳,却教贾谊傅长沙。顾予岂是奔亡者,独抱寒枝愧暝鸦。

财到南村六月时,累累红紫玉低垂。筠笼送似露犹湿,更费支郎七字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