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了固保义写予真请赞

灵灵而真,默默而神。
眉毛低盖眼,鼻孔真欺唇。
千华上何须问佛,百草头自然有春。
一微尘里也来说法,三千界内不碍分身。

作品评述

诗词:《薄了固保义写予真请赞》

译文:
灵灵而真,默默而神。
眉毛低盖眼,鼻孔真欺唇。
千华上何须问佛,百草头自然有春。
一微尘里也来说法,三千界内不碍分身。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形态的精神境界。描述了一个灵动而真实的存在,以及内心深处的默默神秘感。眉毛低垂遮住了眼睛,鼻孔向上,似乎在嘲弄嘴唇。诗人在这里提醒人们,追求超越千变万化的外在华丽,而应该回归自然本真的内心。自然界中的百草头上自然会有春天的气息,无需刻意追问佛法的奥义。即使是微尘之中,也能发现说法的存在,在广袤的三千界中,无论分身如何变化,都不会受到困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展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通过对眉毛、鼻孔、唇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形象的精神内涵。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类存在的关系的思考,呼唤人们回归内心的真实和本真,追求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层面。诗中的微尘和三千界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超越个体和局限的境界。整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境界的升华。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闻说北风凛,其然其不然。新除策应使,急点守江船。设险浑无地,扶危赖有天。吾皇自神武,北伐美周宣。

病无医自愈,餐饭渐如常。懒剔书灯暗,閒挼药纸香。就今穷有鬼,终爱醉为乡。输与诸年少,从军过乐浪。

凤鸟不受笯,麒麟宁受靽。君思此二物,中夜忽兴叹。况值南风来,袭兰归楚岸。

廉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千峰与万木,清听雨情新。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都尉出居延,强兵集五千。还将张博望,直救范祁连。汉卒悲箫鼓,胡姬湿采旃。如今意气尽,流泪挹流泉。

落日衡门下,寒容一水开。最怜忘世老,终愧泣歧才。野草知年事,邻辉觉暮哀。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

底事能令妾,为君死不辞。不思君遣客,报妾父雠时。

不见秋娘今几年,水光山色自悠然。月明楼上天如水,犹忆《梁州》第四弦。

蒋山南望近西坊,亭馆依然锁院墙。天子未尝过细柳,将军寻已戍敦煌。欹倾怪石山无色,零落圆荷水不香。为将为儒皆寂寞,门前愁杀马中郎。

何人彼岸幻长虹,接引众生入大通。彼此本来无间断,度人了后勿论功。

单于南去善阳关,身逐归云到处闲。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郎罢当年语,深闺婉娩三。有齐之季女,必有有奇男。满目呱呱泣,伤心切切弹。离鸾惊别鹄,何日泪痕乾。

老如认老应无病,贫要安贫可免忧。贫病欺人须服弱,嗔拳笑面却应休。

薄似秋云莹似水,清于寒士懒于僧。凭谁更得移蟾法,剪取光明不用灯。

秋色上庭枝,愁怀切向谁。青云无势日,华发有狂时。枕上闻风雨,江南系别离。如何吟到此,此道不闻知。

越国吴门路几重,登高涉险访灵踪。未游东海观龙井,不到西天遇鹫峰。飞锡去回临水寺,雨花来赴上堂钟。相逢欲问杭州景,十里荷花九里松。

露坐空庭竹四围,夜深更不掩柴扉。茫茫云海月未上,苍耳满园萤乱飞。

听说娑婆无量苦。死生总作轮回主。六贼操刀为伴侣。同居住。何曾顷刻抛离去。功德天和黑暗女。两人最是难相聚。有智主人俱不取。依吾语。从今更莫登门户。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