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正之三首

老笔文无害,升堂指顾间。
才高心每恕,事遽色常閒。
棋局消长晝,诗囊括好山。
去时似来日,添得令名还。

作品评述

《送陈正之三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送陈正之三首

老笔文无害,
升堂指顾间。
才高心每恕,
事遽色常閒。

棋局消长晝,
诗囊括好山。
去时似来日,
添得令名还。

译文:

老年的笔墨文章无害,
升堂之际指点着陈正之。
他的才华高超,心胸宽宏,
待人处事从容不迫。

棋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长,白天过得很快,
他的诗囊装满了美好的山水之作。
离去的时候仿佛刚刚来到,
却为他增添了崇高的名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陈正之为主题,通过描绘陈正之的才华和品性,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之情。诗中的"老笔文无害"表明陈正之年事已高,但他的文学创作依然不减其锐气和影响力。"升堂指顾间"则是指送别时陈正之站在堂上,向他挥手告别。

诗词中强调了陈正之的高才华和宽容的心胸,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待人接物宽宏大度,宽容包容。诗中的"事遽色常閒"表明他无论面对琐事还是繁忙的事务,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接着诗词描述了棋局消长,意味着时间的流逝,白天过得很快。这里棋局的消长可以借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而"诗囊括好山"则表示陈正之的诗篇涵盖了美丽的山水之景,显示了他丰富的创作才华。

最后两句"去时似来日,添得令名还"表明虽然陈正之即将离去,但他的声名和名声将会更加辉煌。整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线,表达了对陈正之的敬佩和祝愿,同时也展示了方回对于文学才华和人品高尚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明当是重九,黄菊还开不。先将掇其英,秋迳未能有。颓龄无以制,但不负此酒。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

孺子人如玉,功名不在身。死生齐物外,孝友笃天伦。已有传家子,曾充观国宾。他年芳五桂,伤不见灵椿。

汞铅不在身中取,龙虎当於意外求。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上巳已过旬日,西湖尚有游人。老人复归闭户,户外百事日新。呼童试问筑室,春晚何日堂成。我家旧庐江上,隐居三世相因。晏子不愿改卜,我今已愧先君。始有苟合则止,已老姑欲安身。西望烝尝有处,传家图史常陈。门中此外何事,世故有耳不闻。食讫趺坐日昃,此心皎皎常存。万事

双鱼底事到侬家,扑手新诗片片霞。唱到白蘋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

休公何处在,知我宦情无。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一身仍更病,双阙又须趋。若得重相见,冥心学半铢。

世上小儿迷黑白,此翁胸中泾渭殊。少卑高论近流俗,恐妨要路肩安舆。

石扉深锁一龛云,未必人间只履存。持钵欲寻刘道者,镆铘不住刻舟痕。

重阳时候在青阳,野店山肴对举觞。菊蕊半开簪鬓好,橘包初破噀人香。西风有意吹纱帽,细雨无情湿锦障。但得一樽相对饮,不须更问是他乡。

穷厄非由命,从来作计疏。妄营资鬼笑,多爱夺狐书。何事能陶写,惟当尽破除。霜晴宜著屐,不敢笑无驴。

父子相将草里游,人前拈弄几包羞。返雷一震惊天地,直得沧溟绝点流。

野叟长年。一室萧然。都齐收、万轴牙签。只留三件,三教都全。时看《周易》,读《庄子》,诵《楞严》。阙会得,万语千言。得鱼儿、了后忘筌。行行坐坐,相与周旋。待将此意,寻老孔,问金仙。

玉露漳川月,相看几上弦。气横秋浦白,轮带女城偏。半魄蟾犹隐,分枝桂未圆。云衢谁可到,柅辙驻流年。

午枕消暗永,春裘御晓清。砌红多近采,园绿有深鸣。窗破斜光入,炉消断碧横。白头为吏苦,高卧笑浮生。

吾家五世十三人,况撷舟枝撼月轮。庆历贤科开后裔,隆兴儒业继前尘。泥金帖报家庭喜,烧尾筵张帝里春。从此传蔗应未艾,桂香应已袭天伦。

今夕暑差甚,芒鞋阶不行。除灯檐月上,却扇竹风生。病骨坐怕久,静吟诗易成。夜凉思睡去,楼鼓已三更。

兀兀初何有,伥伥不自知。偶然登耄及,便欲数期颐。把钓秋风夕,骑驴晚雪时。江湖游已遍,更作灞城期。

外事休关念,灰心独闭门。无人来问我,白日又黄昏。灯集飞蛾影,窗销迸雪痕。中心自明了,一句祖师言。

拗折妆藤枝,靠全险崖句。佛祖谩寻踪,无你湊泊处。

怒雷噀雨吹尘沙,樛枝草树纷笼加。可怜荷屋风不定,但有白红三数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