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败棋赋梅雨)

漠漠轻阴拨不开。
江南细雨熟黄梅。
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
罗衣费尽博山灰。
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作品评述

《鹧鸪天(败棋赋梅雨)》是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漠漠轻阴拨不开。
江南细雨熟黄梅。
有情无意东边日,
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
罗衣费尽博山灰。
当时一识和羹味,
便道为霖消息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表达了辛弃疾内心的情感和思绪。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雨天的景象和对自然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中表现出作者对雨天的喜悦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人事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赏析:
1. 第一句“漠漠轻阴拨不开”,通过“漠漠”、“轻阴”等形容词的运用,描绘了天空被薄薄的云雾覆盖的景象,给人以暧昧、模糊的感觉。
2. 第二句“江南细雨熟黄梅”,以江南地区细雨熟黄梅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江南地区独特气候和植物的熟悉与喜爱,展示了辛弃疾对家乡的深情。
3. 第三句“有情无意东边日”,表达了作者对东方旭日升起的景象的感叹,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第四句“已怒重惊忽地雷”,通过雷声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和不测的震惊和愤怒,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荡和不安。
5. 第五句“云柱础,水楼台”,通过描绘云柱和水楼台,展示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6. 第六句“罗衣费尽博山灰”,揭示了作者过往荣华富贵的经历,通过“罗衣”和“博山灰”这两个意象的对比,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荣辱得失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7. 最后两句“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通过“和羹味”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于雨水的期盼,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回望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古诗

群鸡今无术,乘风拟学仙。登临皆雀跃,酬倡欲蝉联。坐久昏钟定,□迟夜漏传。南中□福地,此是一□天。

古诗

疏蕊幽香,禁不过、晚寒愁绝。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_帽闲寻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说。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清镜里,悲华发。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憔悴如今谁领略,飘零已是无颜色。问行厨、何日唤宾僚,犹堪折。

古诗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天晴雪共难消。

古诗

日烘霞底未成昏,拊物惊年并惨魂。李树已僵生意苦,秋虫何忍食桃根。

古诗

江上停舟问客踪,乱前相别乱余逢。暂时握手还分手,暮雨南陵水寺钟。

古诗

荻湾渔客巧妆成,硾铸银星一点轻。抛过碧江鸂鶒岸,轧残金井辘轳声。轴磨騂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把向严滩寻辙迹,渔台基在辗难倾。

古诗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古诗

乘月多忘归,往往带霜露。

古诗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求题。

古诗

颭颭树头叶,翻翻水中浮。暮潮通长河,载入江海流。颠倒湿就溺,纷沦来不休。行人坐成叹,风恶久藏舟。

古诗

春索寞。楼上晚来风恶。午醉初醒罗袖薄。护寒添翠幕。愁里花时过却。闲处泪珠偷落。憔悴只羞人问著。镜中还自觉。

古诗

长才二百尺,婉若千里隔。天下悦出涂,旁午任行客。

古诗

鬼力神功劈石开,水边因作钓鱼台。若为未有严光到,留得丝纶待我来。

古诗

萤栖衰苇寒,月敛疏萝瞑。羁怀悄无欢,卧背风灯影。露冷叶声翻,更深人语定。欲弹孤桐琴,惆怅谁能听。

古诗

春草绿绵绵,骄骖骤暖烟。微风飘乐韵,半日醉花边。打鹊抛金盏,招人举玉鞭。田翁与蚕妇,平地看神仙。

古诗

剑关云栈乱峥嵘,得丧何由险与平。千载龟城终失守,一堆鬼录漫留名。季年必不延昏主,薄赏那堪激懦兵。李特后来多二世,纳降归拟尽公卿。

古诗

斗立孤城日四围,贼奴曾未慑天威。风生虎帐豺声厉,尘犯龙颜鱼服归。首揭大航遗臭在,歌流乐府旧音非。当时不慕桓文举,草满中原胡马肥。

古诗

事以义为本,尤须礼作舆。有时当致曲,切勿背吾初。

古诗

发白面黄,鼻直口方。云水精神老,丛林气味长。青蛇露时星烂烂,白鸟没处烟苍苍。印空有据,印泥成章。家家门前柏树子,岂独赵州能对扬。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