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郎亭

法花下有散郎亭,老树荒崖如有情。
欢戚已随时事去,壁间只有古人名。

作品评述

《散郎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散郎亭,亭下有法花盛开,亭旁有一棵古老的树,孤独地矗立在荒崖上,给人一种有情有义的感觉。诗人在亭内欢欣鼓舞地度过的时光已随着时光的流转而消逝,唯有墙壁上留下了古人的名字。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法花下有散郎亭,
Under the blossoming law flowers stands a scattering pavilion,
老树荒崖如有情。
An old tree stands on the desolate cliff, as if it possesses emotions.
欢戚已随时事去,
Joy and sorrow have already gone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壁间只有古人名。
Only the names of the ancients remain on the walls.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散郎亭、法花、老树和古人名字等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散郎亭下法花盛开,象征着繁华和生机,而孤独的老树则象征着坚韧和执着。欢戚的时光已经随着时事的变迁而离去,只有墙壁上留下了古人的名字,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和传承的感觉。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淡然超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在赏析这首诗词时,我们可以欣赏到苏轼独特的意境表达和深刻的思考。诗词通过对法花、老树和古人名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法花的盛开和老树的坚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寓意着生命的繁华和坚强。而古人名字的存在,则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抓住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总之,《散郎亭》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古人智慧和精神的敬仰。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扁舟趋郡去,携手复同归。款话僧宜访,登山志欲飞。诗能歌白雪,心合念黄扉。莫作儿童语,丰凶有政机。

饱余惟欲睡,散睡步东园。雨足富莲子,年丰多稻孙。崎岖穷竹径,诘曲遍花源。何必冠童辈,偕来笑语喧。

剔攘取予见经纶,中的工人又是新。一醉使君豪气发,颇思三箭定胡人。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开禅山木长,浣衲海沙秋。振锡摇汀月,持瓶接瀑流。赤城何日上,鄙愿从师游。

善政忻闻老父评,甘棠不翦向来荣。伫看孤洁成三考,千古无人继盛名。

清夜灯前花报喜。心随社燕凉风起。云路修成宝月时。东楼怅望君先归。沆瀣秋香生玉井。画檐深转梧桐影。看君西去侍明光。杯中丹桂一枝芳。

甲子流年又几春,东风初散马蹄频。自怜白发添明镜,怅望青天入暮云。寒日卧龙迟远梦,冷花幽鹤伴芳辰。相逢且尽樽前酒,无那沧波欲送人。

夜楼一穗玉炉烟,飞入三天最上天。朝罢满空风露晚,世人应是更贪眠。

班郎握笔未封侯,嗜酒扬雄欲白头。寂寞著书谁作伴,雨枝风叶碧梧秋。

见来便觉情於我。厮守著、新来好过。人道他家有婆婆。与一口、管教?磨。副靖传语木大。鼓儿里、且打一和。更有些儿得处囉。烧沙糖、香药添和。

宪陵台畔客,笑几度,送人行。对一道青山,两行官柳,去住人情。苍生望初不*。问此身、何用绊虚名。宦味真成画饼,隐居却伴侯鲭。十年惭愧草堂灵。自分苦飘零。甚一片闲云,几回归梦,野钓林耕。浮沉待从里社,觉倘来、轩冕总堪惊。寄谢竹林旧友,且休笔削寒盟。

云屏月帐孤鸾恨。香消玉减无人问。斜倚碧琅玕。萧萧生暮寒。低垂双翠袖。袖薄轻寒透。庭院欲黄昏。凝情空断魂。

儿时只愿春长早,老去始知春要老。人老高低事事谙,春深远近家家好。莺来燕去总关天,絮起萍浮俱合道。浪将开落恼閒心,却恨少年何草草。

山园手栽花,日夜数花时。花开亦已落,一欢自无期。劝君强自娱,勿作儿女悲;春风染柳条,不染君鬓丝。

已老犹痴作蠹鱼,出门延望立须臾。或深或浅花先后,半霁半阴云有无。山有向人俱引领,海风无日不嘘枯。论诗各尽诸郎意,篱落之中自可娱。

庄周言达理,吾以蝶为优。无想亦无梦,有身长有愁。

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纵横满路旁。古戍有狐鸣夜月,高冈无凤集朝阳。雕戈画戟空文物,废井颓垣自雪霜。慢说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

命驾关东千里余,拂衣前去未勤渠。自怜病客料秦虎,共学骚人忆郢闾。赋就句奇轻恶道,诗成意远欲闲居。此生辛苦君能识,不向他人道看书。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间勾引,香车成雾。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君仙府。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慨鸣镝、已无宫武。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