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广陵送孙介夫之石城》
拼音和注音
hóng bǎn qiáo tóu , fāng shān zhà kǒu , zhōng liú lěng bō wú zh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方山:山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南。传说为秦始皇凿断金陵山以疏淮水处﹐其地四方而峭绝﹐故名。指方山冠。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中流:1.中道,正道。2.江河中央;水中。3.南北朝及南宋时,常用以指长江中游,今九江上下一带地方。4.泛指河流的中游。5.一般;普通。6.指普通的人。
桥头:桥的两头;桥的近岸部分。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红板桥头,方山栅口,中流冷拨吴装。
正萤飞冰簟,蝉咽银床。
经过郗僧施宅,青溪曲、曲似回肠。
云水外,千年陈迹,一片新凉。堂堂。
过江人物,记畴昔狮儿,亦号孙郎。
奈残山剩垒,极浦斜阳。
持底寄愁天上,君须问、旧日平康。
还则怕,菖蒲花老,燕子楼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