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起亭

乞得雨初霁,登临一解颜。
自携斑竹枝,来对白云山。
月色朦胧里,溪声远近间。
相留且盘礴,莫惜夜深还。

作品评述

《斗起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乞得雨初霁,登临一解颜。
自携斑竹枝,来对白云山。
月色朦胧里,溪声远近间。
相留且盘礴,莫惜夜深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斗起亭的景象和情感。诗中的“乞得雨初霁”意味着作者渴望雨后的晴朗天气,以解除心中的烦躁。他登上斗起亭,心情舒畅地迎接美好的景色。作者自带着一束斑竹枝,来到白云山的对面。在月色朦胧的夜晚,溪水的声音远近传来,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作者欣赏着这美景,不舍得离去,宁愿在这深夜里停留。

赏析:
《斗起亭》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同时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首句“乞得雨初霁,登临一解颜”,通过渴望雨后的晴天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烦闷。接着,“自携斑竹枝,来对白云山”,作者携带着一束斑竹枝,表达了他与自然的亲近和交流。诗中的月色和溪声,以及作者选择在夜晚停留的决定,都营造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闲适情怀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烦闷生活的追求解脱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同时,这首诗词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推荐

鹊起惊红雨,潮生涨碧澜。水晶城馆月方圆。谁唤骑鲸仙伯、下三山。笔势翔鸾媚,词锋射斗寒。向来文价重贤关。便合批风支月、紫薇间。

松乔去我久,高驾不可攀。何意尘外游,近在王城间。先帝昔临御,忽冲启玄关。营宫奉岳镇,缥缈当人寰。疏泉抗台殿,拟迹三神山。想像列仙下,半空来佩环。云车倏容与,旄节俨成班。翩翾万玉女,红颊翠羽鬟。世人那得见,石坛空自闲。伊予厌羁跼,酷甚负病瘝。兹行适所愿,贴若

敛藏先用肃如秋,次第阳和遍九州。岁月正缘闲里度,纷嚣那得静中游。明知与点有真乐,未足希颜却自愁。讽咏棹歌思九曲,与君重红泛扁舟。

解维凌皱玉,辍棹理孤筇。游遍三天竺,行穷九里松。泉声依石细,山色共秋浓。佳处吾能识,幽岩倚秀峰。

长江素静,夜潇潇、天如玉案冰洁。秀色氤氲寥象廓,极目瑕琳光摄。独坐颐神,帘帏光透,显出玲珑雪。凝然澄湛,太虚一点通彻。神飞两翼翱翔,蟾宫殿里,夜宿琼枝歇。得遇真筌无损益,永受真人提挈。功行双全,金童玉诏,受命寥阳阙。玉霄宫里,永排仙位罗列。

夹钟纪月,初吉在辰。书灵流庆,布德推仁。采章震耀,典礼具陈。茂昭丕贶,永庇斯民。

毵毵绿发垂轻露,猎猎丹华动细风。恰似青童君欲会,俨然相向立庭中。

郊野游行熟,村园次第过。蓦山寻浥涧,蹋水渡伊河。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逢人共杯酒,随马有笙歌。胜事经非少,芳辰过亦多。还须自知分,不老拟如何。

水远沉来信,山长叠去愁。夜深关月白,休凭驿边楼。

皇帝书徵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持因汉祚来。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钺胸中独自裁。

莫羡海棠色,听言著子时。骊珠千万颗,撒向嫩桑枝。

归雁低空,游蜂趁暖。凭高目向西云断。具茨山外夕阳多,展江亭下春波满。双桂情深,千花明焕。良辰谁是同游伴。辛夷花谢早梅开,应须次第调弦管。

涌玉亭前夜放舟,碧荷香静雨初收。遥看北岸红烟里,水殿珠帘尽上钩。

松隐静无事,松竹惟参差。避热卧其间,绿荫回凉吹。水云不相远,起坐常自怡。此心益浩然,西风生桂枝。

汗肩担上碧参差,阳脉初兴趁嫩移。山路莫辞行力远,清风随步不相离。

独宿西充馆,云雰洒竹关。薄寒生永夜,乱响度空山。残月犹共白,春风相与还。一枝梅未寄,归梦越巴蛮。

钱塘岸上春如织,淼淼寒潮带晴色。淮南游客马连嘶,碧草迷人归不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溪上轻云去若飞,花间密石静相依。迟行自爱款段马,杂坐谁嗔短后衣。江海於人元不薄,风流如此欲安归。集贤学士吾兄弟,近日音书亦较稀。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