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愁牵胜游,禽哢破佳睡。
点尔春何如,妙在夫子喟。
宇宙一瑟间,谁知道之至。
而彼章句儒,心为六经醉。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四用韵》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花愁牵胜游,禽哢破佳睡。
点尔春何如,妙在夫子喟。
宇宙一瑟间,谁知道之至。
而彼章句儒,心为六经醉。
译文:
花儿因思念而拖着胜景流连,
鸟儿的鸣叫打破了美好的睡眠。
你怎么评价这春天的景象呢,
奇妙之处在于先生的叹息声。
在宇宙的广阔之间,
有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至理?
而那些纠缠于章句的儒生,
他们的心灵陶醉于六经之中。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花儿拖着胜景流连和鸟儿鸣叫打破宁静的感叹。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评价,强调了其中的奇妙之处在于先生的叹息声。他认为宇宙的奥妙无人能知,而那些纠缠于经书知识的儒生们却迷失在其中,陶醉于书本之中而无法领悟更深层次的真理。
赏析:
《四用韵》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通过对比花儿、鸟儿和先生的不同表现,展示了诗人的独特见解。诗中的"花愁牵胜游"和"禽哢破佳睡"是形象生动的描写,通过花儿拖着胜景流连和鸟儿的鸣叫破坏了宁静的睡眠,传递了一种对于春天生机勃勃、活力四溢的感受。而"点尔春何如,妙在夫子喟"则突出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象独特的评价,认为其中的奇妙之处在于先生的叹息声,从而透露出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最后两句"宇宙一瑟间,谁知道之至。而彼章句儒,心为六经醉"则通过对宇宙奥妙和儒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于真理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于春天景象和知识追求的独特见解,引发读者对于生命、自然和智慧的思考。
鹤树终谈理未玄,口中吐露白如莲。一花五叶亲分付,只恐众生眼著挛。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暂别云山几度瓜,方袍初日耀兰芽。吟诗池上生春草,说法庭中散宝华。桂檝去依随岸柳,松轩归赏赤城霞。御书满箧新颁得,应向三吴到处夸。
学诗浑似学参禅,几许搜肠觅句联。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句与人传。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汀苹岸草。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宦游畴昔偏天涯,万里东归岁月赊。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园公溪父逢皆友,野寺山邮到即家。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