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枕上偶得数语呈林子长》

碧梧翠竹日相高,怀想家山魂梦劳。
钟鼎故知非我事,箕裘犹可冀儿曹。
眼中谁是真犀角,池上君今有凤毛。
直探牛心屠狯耳,能安贫贱乃英豪。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枕上偶得数语呈林子长》是宋代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碧梧翠竹日相高,
怀想家山魂梦劳。
钟鼎故知非我事,
箕裘犹可冀儿曹。
眼中谁是真犀角,
池上君今有凤毛。
直探牛心屠狯耳,
能安贫贱乃英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理想的追求。

赏析:
诗的开篇以碧梧翠竹映照高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但这样的美景却让作者更加思念家乡。接着,作者提到钟鼎,象征着官场和权力,表示自己不愿意涉足权谋之事。然而,箕裘却有可能希冀自己的儿曹能够在其中获得成功。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疑问。作者想知道眼前的人中,谁能够真正具备犀角的珍贵,即真正有才华的人。而池上君则拥有凤毛,象征着稀有的才能,这让作者感到欣慰和羡慕。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思考。直探牛心屠狯耳,表示作者直面社会的虚伪和狡诈,能够明察秋毫。作者认为能够安然接受贫穷和低下的地位才是真正的英豪。

整首诗词以家乡思乡之情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增加了诗词的深度和艺术性。

  • 《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 《满目青山轩》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