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

宦游踪迹一浮萍,末路从公盖已倾。
方喜溪山来入社,忽惊弦管作离声。
河梁恋恋看云别,剡棹看看载雪行。
从此江东还渭北,莫因契阔负诗盟。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移守吴门酌别姜总管》是宋代虞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宦游踪迹一浮萍,
末路从公盖已倾。
方喜溪山来入社,
忽惊弦管作离声。
河梁恋恋看云别,
剡棹看看载雪行。
从此江东还渭北,
莫因契阔负诗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离别的悲痛之情和无奈之感。

诗的开头,诗人将自己的人生比喻为漂浮的浮萍,意味着他在宦海中的行踪无定,没有牢固的根基。而此刻他面临的是末路,公盖已经倾覆,表示他的地位和前途已经无望。

接下来,诗人突然感到喜悦,因为他来到了溪山之间,加入了一个社群,也许是他在离别前找到了一些安慰和归属感。然而,正当他感到安心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了弦管的声音,预示着离别的到来。这里的离声可以理解为告别之音,使诗人陷入了突如其来的震惊和痛苦之中。

下一段描述了诗人在河梁上凝望云彩,河梁恋恋看云别,意味着诗人情不自禁地倾心于美景,却不得不与之分离。剡棹看看载雪行,剡棹是一种古代的船只,这里象征着诗人的旅途。诗人在船上看着载满雪的山岳飞驰而过,也许是他离别的时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开江东返回渭北的决心,他不愿因为离别而背弃了他与朋友之间的誓言和诗歌盟约。这里的江东和渭北分别代表东方和西方,也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世界。诗人决意返回渭北,可能是为了保持与朋友之间的羁绊和诗歌情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来表达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绪的起伏,诗人表达了对过往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追忆,同时又展现了他对诗歌情谊的坚守和承诺。

  • 《送李儋》

    别离何从生,乃在亲爱中。反念行路子,拂衣自西东。日昃不留宴,严车出崇墉。行游非所乐,端忧道未通。春野百卉发,清川思无穷。芳时坐离散,世事谁可同。归当掩重关,默默想音容。

  • 《雨夜》

    四簷寒雨滴秋声,醉起重挑背壁灯,世事不穷身不定,令人閒忆虎谿僧。

  • 《和定州端明雪浪斋》

    中山士马如云屯,号令惟觉将军尊。熊旗犀甲罗左右,金钲鸣鼓喧朝昏。少年畎亩老为将,谁能复记躬耕村。东坡先生事业异,道岐不得安修门。眼前富贵念不起,惟有山林劳梦魂。榛中奇石安至此,坐蒙湔洗见本根。奔流骤浪势万里,至画乃扫笔墨痕。黄牛三峡固细事,赤壁长江何足论。

  • 《答伯庸》

    孔子之文满天下,孔子之道满天下。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为饿夫。

  • 《幽步》

    僻好唯泉石,深居任草莱。宁辞幽步远,且放好怀开。绿树莺求友,青坡雉应媒。因逢道人语,月出始能回。

  • 《满江红(八窗叔和,再用韵)》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粟可饭,衣从恶。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