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汉老弟喜雪》

为瑞虽多却不宜,谁怜孤坐拨灰时。
兴添竹叶蛆浮甕,瘦损梅花雀抱枝。
闭户从教行迹断,裹裘犹怯暮寒欺。
天工似欲还三白,冷淡家风合有诗。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汉老弟喜雪》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冬日雪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为瑞虽多却不宜,
谁怜孤坐拨灰时。
兴添竹叶蛆浮甕,
瘦损梅花雀抱枝。
闭户从教行迹断,
裹裘犹怯暮寒欺。
天工似欲还三白,
冷淡家风合有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与朋友汉老弟共赏雪景为背景,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冬日寒冷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为瑞虽多却不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雪的矛盾情感。雪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却认为雪虽然有吉祥之意,却不适宜自己的心境。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诗中的主人公在雪景中感到孤独。

接着,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孤坐拨灰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寂寥和孤独感。竹叶蛆浮甕、瘦损梅花雀抱枝,这些形象描绘了冬日的凄凉景象,也可视为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自己闭户不出、裹裘怯寒的行为,表现出对于严寒天气的畏惧和对外界的疏离感。然而,作者提到“天工似欲还三白”,这里的“三白”指的是冬日的雪景,以此表示作者对于天地之间的自然变化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中提到“冷淡家风合有诗”,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于孤寂生活的思考。即使在冷清的环境中,作者仍然能够感受到自然之美,并在内心中创作出诗歌。这种对诗歌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使得整首诗在寂寥中透露出一丝温暖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考和对诗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 《罗真人祠诗二首》

    龙舟万骑入川来,天上鲛绡水府开。便与真妃充土物,凌波香袜不须裁。

  •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庠。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叔世何多难,兹基遂已亡。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屋壁馀无几,焚坑逮可伤。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草草临盟誓,区区务富强。微茫金马署,狼藉斗鸡场。尽欲心无窍,皆如面正墙。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南渡宜终否,西迁

  • 《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 《醉歌行》

    登高取醉散我愁,倒卧城南百尺之酒楼。出门但知行路苦,醉乡可以逍遥游。君不能遗身天地上玉京,又不能荣名将相专金城。徒将绿发染春雪,风尘羁绁终无成。不如且饮一壶酒,酒尽愁消更何有。醉来豪气不可收,嘘作长虹贯牛斗。

  • 《黄陵庙(一作李远诗)》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