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同王夔州探梅》

莫因红紫媚楼台,洁白光中处处栽。
香骨未应春雪妒,素心偏向暖风开。
清樽妙赏今谁健,晓角年光不用催。
别后西归玉堂约,诗筒只有月边来。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同王夔州探梅》是李石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中文译文、诗意解读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因为红紫色的楼台美艳而忽略了洁白色花朵的美丽,它们无处不在。花骨仍未应和春雪的妒嫉,洁白的花心却偏向着温暖的春风而开放。清樽美酒,今天由谁赏鉴呢?晨曦的钟声,年轮的流转,不需要催促。别离之后,我将向西归去,只有月亮作为我的伴侣,陪伴我在诗的世界中。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探梅为题材,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洁白,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红紫楼台与洁白梅花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媚艳,而应欣赏内心的纯洁和美丽。诗人以梅花的洁白来比喻纯真的心灵,在春风的吹拂下展露出美丽的一面。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美酒和光阴的珍惜,以及对离别的惋惜和对诗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纯洁,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红紫楼台和洁白梅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洁白梅花的纯洁和高雅。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寄托了对美丽和纯洁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欲望的厌弃。诗中的清樽妙赏和晓角年光的描绘,增加了诗意的层次和意境的丰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惜别之情和对诗的追求,在寂静的月夜中,诗人将继续创作,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以其婉约清新的风格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纯洁和美丽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使人产生静心欣赏和沉思的情感。

  • 《书管掾所抄张安国诗》

    天上张公子,诗轻万户侯。驾车追熟路,顺水放轻舟。化鹤惊何远,藏山散莫收。可人秋浦掾,著力为冥搜。

  • 《太平老豁庵》

    父母胞胎未结前,赵州识后笑南泉。豁然道与虚空似,不道虚空似豁然。

  • 《晓发公安(数月憩息此县)》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亦不迟。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 《春夕与西林老月下坐二首》

    燕子呢喃君得知,深谈实相妙难思。久参贝叶云何梵,一见桃花更不疑。一物言无也大奇,如何半夜却传衣。於知见处生知见,在是非中起是非。

  • 《偈五首》

    宗乘一唱殊途绝,万别千差俱泯灭。通身是口难分雪,金刚脑后三斤铁。

  • 《次弟观二首呈雪航》

    流俗方澜倒,禅心自铁顽。人于诗信老,天与病全閒。拄杖溪山曲,移尊雪月閒。相逢多拙句,为我细修删。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