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渊老妙现之什》

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
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渊老妙现之什》是宋代李弥逊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乾坤渺渺一浮尊,
万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横熔山作队,
鱼鳞倒影海成纹。
老僧诗罢闲欹竹,
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
世间从此罢挥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渊老的智者的神奇境界。诗中的"乾坤渺渺一浮尊"表达了渊老远离尘世,心境超然的状态,仿佛他站在浩瀚的宇宙之中,一切皆显得微小而渺茫。"万象分明水四濆"描绘了他对世界的洞察力,万物在他眼中都变得清晰而透明。

"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这两句表达了渊老对自然界的观察。他能够看到虎脊山脉像队伍一样蜿蜒而行,也能够看到海水中鱼鳞的倒影形成了美丽的图案,显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

"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这两句描绘了渊老的生活状态。他是一位老僧,诗作已经完成,闲暇时他会倚着竹子休憩;而幽士则在斋戒时躺在云彩之上,宁静而悠然。

"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这两句描述了渊老的境界。他通过一种神奇的镜子(妙现镜),看到了世间的一切,但却对这些事物不再关心,超脱了纷繁的尘世,不再劳心劳力。

整首诗词通过对渊老的境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宁静的心态。渊老通过深入观察自然和内心的修炼,达到了超越世俗的境地,不再被琐事所困扰,以一种超然的视角看待世界。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哲思。

  • 《颂十玄谈·演教》

    鹤树终谈理未玄,口中吐露白如莲。一花五叶亲分付,只恐众生眼著挛。

  • 《哭金路分应》

    明朝吾渡海,汝魄在它乡。六七年华短,三千客路长。招魂情黯黯,归骨事茫茫。有子应年长,平生不汝忘。

  •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暂别云山几度瓜,方袍初日耀兰芽。吟诗池上生春草,说法庭中散宝华。桂檝去依随岸柳,松轩归赏赤城霞。御书满箧新颁得,应向三吴到处夸。

  • 《学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几许搜肠觅句联。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句与人传。

  • 《品令》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汀苹岸草。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 《自咏》

    宦游畴昔偏天涯,万里东归岁月赊。古道泥涂居士屩,荒畦烟雨故侯瓜。园公溪父逢皆友,野寺山邮到即家。病思渐轻重九近,又将乌帽插黄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