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望毗陵,计舍六十余。
今我从远役,羡君方逸居。
逸劳不足道,会合嗟愈疎。
向来江南北,二年能几书。
残山剩水地,诗题当不虚。
得句茹不吐,思君定愁予。
遡江日千里,岂无红尾鱼。
交情傥未忘,与问今何如。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别俞君任通判三首》
房陵望毗陵,计舍六十余。
今我从远役,羡君方逸居。
逸劳不足道,会合嗟愈疎。
向来江南北,二年能几书。
残山剩水地,诗题当不虚。
得句茹不吐,思君定愁予。
遡江日千里,岂无红尾鱼。
交情傥未忘,与问今何如。
中文译文:
房陵眺望着毗陵,计算房屋已超过六十间。
如今我离开远方,羡慕你能闲居逸乐。
你的悠闲生活不足道,我们的相聚让我更加忧伤。
从前在江南和北方,两年间能写几首诗?
这片残留山水之地,诗题一定不虚。
我获得了句子,却不吐露;思念你定会让我愁苦。
顺江而行,每日千里,怎会没有红尾鱼?
我们的交情或许还未忘却,问候你现在过得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陈造所作的《别俞君任通判三首》中的一首。诗人与俞君告别,俞君是担任通判的官员。诗中描绘了房陵望毗陵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俞君安闲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辛劳努力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诗人首先描述了房陵远眺毗陵的景色,通过展示自然景观,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做铺垫。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俞君闲逸生活的羡慕之情,暗示了自己从事艰苦的远方役使。他感慨自己的劳累并不值得一提,而与俞君的相聚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疏离和孤独。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江南和北方的生活,自省地问自己两年间写了多少诗。这种反思凸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对自身才华的质疑。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残山剩水的景色,对这片土地的诗意给予了肯定,暗示了他的诗作一定是真实而有价值的。
在诗的结尾,诗人透露获得了一些佳句,但却不吐露出来,这表明他将这份思念留在心中,与对俞君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诗人想象自己顺江而行,每天行进千里,不禁怀疑红尾鱼是否存在,这可能是对远方友人的祝福和期盼。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俞君的友情的依然牢固,希望了解他现在的情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彼此关系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景写人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凸显诗人的情感,增加了诗意的层次和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别友人的情感,以及对友情和远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龙舟万骑入川来,天上鲛绡水府开。便与真妃充土物,凌波香袜不须裁。
建国宜师古,兴邦属上庠。从来以儒戏,安得振朝纲。叔世何多难,兹基遂已亡。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屋壁馀无几,焚坑逮可伤。挟书秦二世,坏宅汉诸王。草草临盟誓,区区务富强。微茫金马署,狼藉斗鸡场。尽欲心无窍,皆如面正墙。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南渡宜终否,西迁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登高取醉散我愁,倒卧城南百尺之酒楼。出门但知行路苦,醉乡可以逍遥游。君不能遗身天地上玉京,又不能荣名将相专金城。徒将绿发染春雪,风尘羁绁终无成。不如且饮一壶酒,酒尽愁消更何有。醉来豪气不可收,嘘作长虹贯牛斗。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轻舟短棹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