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留别桐城主簿》

早曾兔苑传词赋,屈在桐乡勾簿书。
薄宦交朋嗟绊骥,清贫人吏说悬鱼。
二年领郡暌离久,一夕当樽鄙吝祛。
苦恨秋风动行色,徘徊无计驻征车。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留别桐城主簿》是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离别桐城主簿之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曾兔苑传词赋,
屈在桐乡勾簿书。
薄宦交朋嗟绊骥,
清贫人吏说悬鱼。
二年领郡暌离久,
一夕当樽鄙吝祛。
苦恨秋风动行色,
徘徊无计驻征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杨亿离别桐城主簿的情景。诗人曾经在兔苑传唱过自己的词赋,在桐乡担任勾簿书的职务。然而,他在官场上地位低微,与权贵的交往令他感到困扰,而他自身清贫的身份也让人看不起。两年来,他一直与郡城分离,而在一夜之间,他的身份被贬低。诗人痛苦地感叹秋风吹动着离别的身影,徘徊于无法停下的征车之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杨亿自身的经历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离别和官场困境的感慨和痛苦。诗词通过对兔苑、桐乡、勾簿书等地名的运用,营造了一种寓言般的意境,使诗人的遭遇具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中的"薄宦"一词指的是官场上地位低微、待遇不佳的官员,而"清贫人吏"则是指贫穷清廉的官吏。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份和处境,诗人表达了对官场不公和社会现实的痛苦之情。

最后两句"苦恨秋风动行色,徘徊无计驻征车"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秋风动摇着行人的衣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伤。他徘徊于前行的征车之间,没有办法停下脚步,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揭示了官场的险恶和社会的不公,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挣扎。这首诗词通过具体的情景描写和抒发自己的感受,达到了抒发情感和抨击社会现实的目的,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早过临淮》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 《满目青山轩》

    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 《别张景嵩》

    我虽识君晚,君能知我心。我心昭亭水,见底无尺寻。照之不为隐,测之不为深。鱼虾既混混,藻荇亦侵侵。终当至沧海,浴日开黄金。君当下滩去,石浪激寒音。犹能洗君目,病瞖云销岑。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郊禖之应,笔自生商。诞膺实命,濬发其禅。天材蕃衍,行称君王。本支万世,兴天无疆。

  •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